美丽整洁的街道,高度发达的经济,廉洁高效的政府和有别于西方民主的一党专制。这是国人做了几十年的“新加坡梦”,也是国人对新加坡的迷思。
5月7日,新加坡举行了新一届国会选举,人民行动党拿下了87个议席中的81席,再度蝉联执政,总得票率为60.14%。工人党除了在后港单选区蝉联以外,还突破缺口,夺下了一个集选区,赢得了6个国会议席。
虽然说,60.14%得票率对世界上大多数实行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或地区的执政党而言,都算是值得庆贺的高支持度。可是,对行动党本身来说,这却是独立以来最低的得票率,加上一些有重量级政治人物坐镇、向来被视为铁票区的集选区,在这次大选中都失去大量选票,有的降幅还在10个百分点以上,因此人民行动党上下一片检讨之声,从总理李显龙开始,纷纷表示会积极寻求对策,设法挽回民心。
显然,此次大选之所以被总理李显龙形容为具“分水岭”意义,是在于行动党清楚地意识到转型的挑战:不再能够凭过往的功绩一劳永逸地赢得民心,也不能再靠恐吓、诉讼等权谋来吓退反对者,选民要求的是一种与执政党更加平等的关系。就如败选的外交部长杨荣文所说,世界正兴起一股改变人际关系结构、瓦解等级制度的浪潮,行动党必须正视这股浪潮,重新与人民缔结一种新的团结关系。
近30年来,新加坡一直是作为学习的对象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之中。李光耀所创立的新加坡,不仅是个美丽干净的花园城市,经济高度发达,政府廉洁高效,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在许多人看来,新加坡还是个出名的“威权社会”,而这一切成就都是在一党专政没有西方民主的情况下取得的。
这是中国人的“新加坡梦”,也是中国人对新加坡的迷思。
本刊采访组在新加坡期间,旁听了多场人民行动党和工人党、民主党等反对党的竞选集会,现场见证了新加坡人的参政热情,工人党集会上几万人“Workers Party”的齐声呼喊,至今仍然萦绕在耳边。显然,在新加坡,没有人阻止你去参加反对党,也没有人阻止你投反对党的票,就其政治制度的设计和运作而言,新加坡是有民主的,而且是优质的民主。但为什么人民行动党一直能够保持一党独大?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就如郑永年教授所言:人民行动党能长期执政,关键是其贯彻了“为民服务”的精神。部长议员每个星期都要定期跟选民见面,这是高度制度化的,如果部长因事不能出来,就要委托另一个部长,而不能让自己的秘书或下级出来。对部长和议员来说,保持与民众的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你要面临5年一次的考试—国会大选,你不为选民服务,选民就不投你的票。执政党切断与社会的联系,也是切断了自我改进的机会,与社会失去联系,肯定导致危机。
中国学习新加坡,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只看到一党独大的表象,真正要学习的是新加坡的精神。
大选直击
2011年5月新加坡的国会大选,在全球范围内其实应该是一件波澜不惊的事情,尤其在世界媒体仍为本·拉丹被击毙的消息所兴奋的情况下。说实话,就这场选举本身来看确实平淡无奇:大选的总体结果不会有任何悬念,执政的人民行动党一定会取得压倒性胜利并控制议会的绝大多数议席,足以使议会通过它想要的任何法案;竞选的时间只有9天;竞选的过程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一点都不刺激,争论的尽是些居民住房价格上涨、组屋电梯翻新计划、地铁往哪里修、要多建几所医院、工人工资是不是太低等等貌似琐碎的问题,没有桃色新闻,没有大揭黑幕,也没有候选人及其粉丝之间的公开互骂。
大选结果在5月8日凌晨揭晓,人民行动党拿下了议会87席中的81席,再度蝉联执政,而反对党中只有工人党获得6个席位。
然而正是这区区6席,让无数新加坡人彻夜难眠,让所有的反对党都激动异常喜气盈天。《联合早报》记者韩咏梅将这次大选称为“美好的一战”。该报纸刊登的一位读者的来信称,“在整个大选过程中,我们看不到强势打压,造假抹黑,或用悲情牌等不良的手段赚取选票。回顾各政党的竞选运作,表现可圈可点,堪称一流民主社会水平,展现出从政者的‘君子’风度。”
这其实已经是新加坡第16次国会选举,也是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的第11次大选,是人民行动党1959年以来的第13次蝉联执政,所以大选在新加坡当然不稀奇,那么为何唯独这一次选举让无数新加坡人觉得还有点真正民主的意思?
同样,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新加坡至今还是一个一党专政没有民主而又能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的这种想象从何而来?会否因为这次大选而重新审视并判断这个以华人为主的亚洲小国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对中国改革的启示意义?
你的专制,我的民主
把新加坡理解成一个没有民主的专制社会绝不只是许多中国人的错。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新加坡之外的世界对新加坡的普遍印象,甚至也是某些新加坡人(比如新加坡民主党领导徐顺全和他的追随者)的根深蒂固的自我认识。然而就其政治制度的基本设计而言,新加坡算得上是个民主社会。
新加坡宪法自我定位为一个实行议会民主的共和国,国家体制包括立法(国会)、司法和行政(内阁)机构,国会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国会多数党议员组成内阁,行使行政权力。新加坡也有民选的总统,但只是一个礼仪性的角色,不具有实质权力。总体上来说,新加坡的公权力是由行政主导,总理领导的内阁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主导性作用。
新加坡今天的以民主选举为基调的政治体制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作为前英国殖民地,新加坡没有建立苏联东欧和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土壤。李光耀作为主要创建人之一的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自从1959年以来的执政党,但它在1954年诞生后到1959年一直是个主张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左派反对党。李光耀从英国学成归来后以律师身份参与政治,决心实现在新加坡掌权并实现新加坡的独立自主,但他并没有招兵买马打游击走军事斗争路线,而是通过选举和议会斗争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最后掌握了行政权力。
李光耀和创立行动党的几位主要精英都是在英文教育的环境下长大,崇拜英国的一切,包括它的政治制度。此外,殖民地生长的他们也不熟悉别的政治制度。这些背景都决定了他们为新加坡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不可能偏离英国体制太远。再者,李光耀夫妇两人都是剑桥大学法学院的优等生,精通英国法律,李光耀也决心继续全盘采用英国的法律制度作为新加坡的法律。而英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特点就是注重保护私权,包括个人财产权和人身自由,经商自由,以及缔结和执行合约的权利。这些大框架既已确定,新加坡的政治体制就有了选举民主和法治的双重约束。
但是李光耀和他的创党同事也足够务实,认为新加坡当时处于第三世界的经济状况和人民普遍缺乏教育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完全西式的民主。此外,他们还有很强的精英心态,认为自己能替普罗大众做出更好的决定。这两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下,新加坡在行动党的主导下建立了一种“有限民主”(Limited democracy),其目的是要在民主和治理之间实现平衡;其特点是,较之西式民主,对人民的自由有所限制,而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较少限制或没有限制,创造一个非常强势的政府。
但无论如何不能误解的是,新加坡从来实行的都是全国一人一票的国会选举,执政党的合法性和权力首先来自人民通过选举给予的授权,并且通过每5年一次的大选进行授权的更新。因此,尽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以来年年执政,它也算是一个民主选举的政权。
然而那些关于新加坡“专制”的说法真的就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吗?新加坡人民真的就那么喜欢行动党每次不选它都不行?这就要提到李光耀领导下的行动党维持统治权的“秘诀”:简单来说,一靠能力,二靠权谋。人民行动党的治理能力是举世公认不须赘述的。在短短的30年左右时间,行动党将新加坡从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小岛带入了第一世界国家,打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花园城市现代化国家和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但民主社会的经验表明,一个政党仅凭能力无法保持选民的忠诚。行动党的百战百胜,还有赖于李光耀的一系列权谋。一个方面就是,行动党被指责利用执政优势对反对党势力大力打压。执政党有执政资源,能够对选民做出种种可以实现的许诺,如组屋翻新、地铁修建等,这些反对党根本做不到。政府在选举前常常重新划分选区,将反对党辛勤耕耘的基层优势化有为无。执政党全面掌握媒体资源,对反对党的正面新闻不报道或限制报道。执政党也被指责善于利用司法通过打官司来压制反对党人。比如第一位竞选获胜进入新加坡国会的反对党工人党议员拉惹勒南,1986年被新加坡政府指控伪造工人党账目,从而被废止议员资格并剥夺律师执照。1988年,当时作为新加坡最高上诉机构的英国枢密院裁定认为剥夺拉惹勒南律师资格有违公平,新加坡政府随后终止了向英国枢密院上诉的惯例。新加坡民主党的徐顺全2001年大选中称李光耀和吴作栋两人隐瞒国会向印尼前总统苏哈托提供巨额贷款,被两人控告诽谤,新加坡法院判决徐须向李和吴赔偿数十万新元,徐没有支付能力,2006年被宣告破产。
在打压反对党之余,行动党也被指责善于制造恐惧气氛,表现为经常向选民灌输一旦行动党不再执政,新加坡经济和社会安全就要无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就要下降等等。鉴于行动党强大的治理能力和已经取得的成绩,这个说法对很多新加坡选民来说颇有说服力。
民意压力下的“君子之战”
本次大选不同于以往的一个特点是,许多选民不再恐惧,而是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真的把自己的票投给了反对党,导致行动党不仅总得票率史上最低,并且第一次丢失了一个集选区,算是执政党受到的不小的挫折,称为历史上最“弱势”的政府。对于行动党在阿裕尼集选区丢掉国会5个席位的个中缘由,新加坡《海峡时报》总结出六大因素:一曰工人党派出了“超级A队”,算是反对党阵营的最佳团队,包括表现一直杰出的反对党议员刘程强和林瑞莲,以及履历亮眼的国际大律师陈硕茂;二曰选民担心国会没有反对党;三曰工人党更了解民众需要;四曰工人党打造“第一世界国会”的竞选口号比行动党不伦不类的“炒粿条,热腾腾,香喷喷”口号对选民更有吸引力;五曰李光耀的“忏悔论”让选民大为不满;六曰地理因素,阿裕尼靠近工人党的老巢后港区,两地选民互相影响。
四面楚歌的李光耀
李光耀: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国父”接二连三被晚辈批评,这在过去的新加坡是不可想象的。
新加坡人对大选结果的热议尚未退烧,一个爆炸性新闻就接踵而至。
在全球享有很高声望的李光耀,与他的继任者吴作栋双双宣布退出政府内阁,不再担任资政,只保留国会议员的身份。
这个消息来得非常突然,出乎各方意料之外。但连日来绝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支持和赞成。这也证明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李吴隐退的直接导火索,是5月7日的国会选举结果。执政人民行动党在反对党的强攻下,虽然得票率有60%,但丢失一个集选区,外长杨荣文和另一名部长陈惠华因而丢官,同区还有一名马来族外交部高级政务部长再诺也被迫离职。
这样的结果对人民行动党而言不啻是巨大的震撼!执政党从未输过集选区,更没经历过部长打败仗的情况。然而新加坡选举前后出现在网络上的民意,一面倒地炮轰执政党,已经令人预感到山雨欲来。
选民不满的问题,包括执政上的缺失,如头号恐怖分子从看守所脱逃,执掌内政部的副总理黄根成却没有被问责;雨季期间商业中心乌节路连番淹水,也没有部长因此受处分;同时,还伴随着房价节节攀高、物价上涨、外来移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
但是归结到底,选民最不满意的还是政府高官的薪水。
新加坡部长薪金世界最高,初级部长约200万新币,资深部长三四百万,这种标准是西方若干发达国家最高行政首长的总和。
大量选民认为,拿这么高的薪水就不该犯错,既然犯错还不认错,当然要下台。因此这次大选中民情汹涌,总理李显龙两度道歉,选民却仍不依不饶地追着问:既然错了为啥没人问责?在网络上呈现的民意与主流媒体大相径庭,新加坡执政党的形象也是一片尴尬。
“四面楚歌”的背后
本来在选举提名前夕,当地舆论还私下议论今年88岁的李光耀会不会继续参选,而结果显示他还想留任,这才导致最终选举结果令人诧异。因为如果他不想留任资政,根本就不必参选,难道他还想当个议员去干服务社区选民的事儿?
直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以这么分析:党内与他儿子同一代的成员反应前所未见,令他产生大江东去之慨。而网络民意出现的反弹与揭露,也太令他感到震撼。
李光耀在选举期间,一如既往地对选民提出“威吓”,以强烈字眼表示选反对党的人要“忏悔”5年。选举结果却显示选民对他这一套已经不买账了。
最令他脸上挂不住的,应该是儿子李显龙第二天马上对选民表示道歉,并且与他进行切割。而杨荣文也公开表示老人家的讲话影响了选票,更糟的是,马来部长再诺选后也公开指出,李光耀先前对马来族国民忠诚度的质疑,也影响了选票。
“国父”接二连三被晚辈批评,这在过去的新加坡是不可想象的。甚至连政治保守的主流华文报章《联合早报》也刊登了这样的读者来信:“李资政对现在政党政治的评语是很片面和过于单元的,甚至是一种偏见”、“李资政应该借此次政治良机,鞭策党内的同志,自我提升,而非在反对党取得突破成绩时,还在固执地非议反对党,这样会使党内的更新难持客观的态度自省。”
这种在过去“大逆不道”的文字出现在选后,让李光耀大有四面楚歌之感。
新加坡网络和主流媒体连日来对杨荣文丢官表达了不舍和同情,甚至还出现了转向指责李显龙的趋势。
大选之后,网络上开始流传“阴谋论”,指称李显龙和李光耀都不喜欢独立思考的杨荣文,虽然早知阿裕尼选情不利,却仍然要拿他当祭品。李光耀除了在杨荣文选区“恫吓”选民,更表示“输掉阿裕尼并非世界末日”。该“阴谋论”说,挺杨的吴作栋先不满杨被推入险地,后气愤老李“并非世界末日”的话,也随即公开表示选民可以拉其他犯过错的部长下马,但杨并没有犯错。
诸如此类“同党相残”的话在选举期间冒出,真是令一向以为行动党高度团结的选民看傻了眼!也加剧了外界对行动党即将分裂的猜测。
网络流言尽管不可信,也没有证据,却已经置两位老先生(前总理吴作栋也已70岁)于难堪的境地,吴作栋以前总理和资政之尊,在总理任内领军全国选举屡创佳绩,这次相隔20年又在自己的选区被挑战,却因团队中一名女新人的形象不佳,差点被选民抛弃,得票率只有56%,不可谓不惊险!
尽管流言不可靠也不可考,但从网络舆论和当地民众的反应来看,执政党内因本次大选而出现比较激烈的内部争辩应该是有的。
接下来,李显龙将宣布新内阁名单,各界都在关注他如何对应选举结果所展现的民意。
如果要像网民一样浮想联翩,也可以从李光耀和吴作栋双双引退所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看出蹊跷之处。令人奇怪的是,又不是两国缔约,竟然要出动联合声明,这让人联想到是不是两大佬彼此妥协,免得各自发表的内容出现“叫阵”或隐含不满的意思,又在党内产生嫌隙呢?
两人的共同说法是要放手让李显龙完全主导内阁人事和未来的工作,其实也说明他们过去的确有影响力,李显龙并没有能够自主执政。
原来设立资政的用意,是在辅佐总理,但选举结果却证明了另一个副作用,即两位老人家并没有在基层支持度上给总理加分,反而因为超级高的薪水,使得人民行动党长期被炮轰。
这里顺便谈点轶事。早期有个印度裔元老退位之后,被赋予类似的顾问职位,当时按照英文叫做高级部长,到李光耀出任这职位时,当地中文界人士觉得“高级部长”庸俗了点,为了表示分外尊崇,特地学了台湾地区国民党那套,把他给“资政”了。
强人的信仰
李光耀干了20年资政,尽管在两任总理继承人期间,多次对外表示只充当顾问,而不过问日常决策,然而党内党外几乎都知道他长期以来一言九鼎的分量。
年长的新加坡人都记得,在过去的选战中,执政党多次以人身攻击手段对付突出的反对党人,很可能都出自李光耀的意志。这些现象在本次大选全然不见,也说明李显龙政府更愿意光明磊落地从事民主竞争。
至截稿为止,笔者尚不清楚李显龙的新政府名单,但从两名资政迅速退位的举动推测,这次人事布局应该更能大刀阔斧地摆脱父权意志的形象,更接近新时代的选民。
其实公平地说,李光耀从一开始不打算退,到迅速做出退位的决定,可以反证一点,即人民行动党内部还是具有相对高的道德共识,在判断民意走向之余,能够快速做出反应。
当然批评者还是可以说他这是为了让儿子坐稳江山,才拖着吴作栋一块儿退。也可以说新加坡太小,他又是最高领导,当然来去自如。
不过话说回来,放开一手打下来的江山裸退,对父权思想深刻的李光耀及其他东方政治人物来说,真那么容易能在七天内做出决定吗?
新加坡传统媒体连日来大炒李光耀的丰功伟绩,虽然人还在,但这把年纪了,离了权,大家仿佛都知道,是回不来了。
李光耀三十几岁就从政,为底层工友百姓打官司、争福利,迅速得到支持。将近半个世纪以来,他把英国殖民时代已经相当繁荣的新加坡,建设成井井有条的花园城市,经济和外交政策的正确,使得小小岛国左右逢源,欣欣向荣。他自己也在国际社会累积了深厚的政治能量,在岛内叱咤风云,在海外风云叱咤,一生备享尊荣。
然而他在政治上结合司法的霹雳手段,却使得新加坡在野势力几乎没有生存空间,政治改革停滞不前,所谓政坛甚至弥漫着白色恐怖。
这是他作为强人的信仰,却明显与追求民主和更多发言权的新时代新加坡人脱节,更不能保证政策符合人们预期,最终连自己的儿子也受不了了。这何尝又不是老人家的悲哀!
李光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他绝顶聪明的妻子柯玉枝,妻子昏迷直到两年前去世后,大家都关注他会不会被击倒。
他没有被击倒。因为能击倒他的,只有他自己。
文章来源: 南风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