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费加罗报》2012年9月17日发表一篇介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的文章:在毛的国度捍卫市场经济的人。在今天的人物特写节目中,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这篇文章的内容。
《费加罗报》驻京记者Arnaud de la Grange在文章中首先指出,30年来,这位近期获得了美国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的经济学者一直面对那些毛时代遗产的守卫者,坚守自由经济理念。他经常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却从不低头。
这篇文章开篇就结合茅于轼曾是铁道工程师的经历,写道:火车有时候会将我们带往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五十年代,他在中国东北部当养路工的时候,茅于轼根本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穿梭于各种国际研讨会,会在面貌一新的中国,成为一名与众不同、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
文章写道,2012年,茅于轼的确有很多理由露出微笑,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表彰自由的市场经济主张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奖,也是因为薄熙来倒台对薄 熙来所代表的中国新左派中那些毛派势力的沉重打击。但是,也正因为他不断呼吁公开批判毛泽东,他变成了这些新版红卫兵的矛头所向。政府也对他的自由派主张 多有不满,2010年,他在准备登上飞机的那一刻,被阻止出行。当时正是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敏感时期。但是,2012年春天,中国总理温家宝指出文 革可能重演的危险时,表达的其实正是茅于轼多年来在沉默中呐喊的心意。
茅于轼刻意与薄熙来事件引发的政治地震保持距离。他向《费加罗报》记者表示,他所看到的不过是高层权力斗争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件好事。除此之 外,他认为这正是一个告别危险的毛主义阴魂的大好时机。他说,他一直在说,必须明确地彻底批判毛泽东。他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人敢这样做,而现在正是时机。他 呼吁公布文革、反右、大饥荒等时期的真相。他认为,这样做了,大家才可以评判,因为那些相信毛的人并不知道事实真相。
《费加罗报》这篇文章介绍说,毛时代的错误,茅于轼有过痛至切肤的体验。他1929年出生,在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长大。父母都曾在国外接受教育。茅 于轼指出,全家人的潜意识都受此影响。孩子们很早就接受了西方思想。茅于轼的父亲是从美国大学毕业的铁道工程师,当年曾奔赴中国各地,铺建铁路。1937 年的对日战争第一次将他们全家推进磨难。少年茅于轼经常吃不饱,身体不断长高,衣服总是太小。1949年5月27日,共产党军队开进上海时,年轻的茅于轼 挤在人群中,观看队伍通过。20岁时,他满怀希望地走进著名的交通大学学习。但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这位青年铁道工程师随后被发配到东北。但是,24岁的他已经很喜欢将观点梳理成理论发表。1955年,他被调入北京铁道研究院。两年后,被打成右 派。茅于轼表示,这是他生活中两次最痛苦的时段之一,影响了他此后二十年的生活,人的权利完全不被承认。1959年年底,他又被发配到山东农村种地。在那 里他体验了三年大饥荒。有两千万到四千万人在那场饥荒中死去。他自己也险些送命。茅于轼说,当时,他已经全身浮肿,眼睛都难以挣开,只是靠捡蚂蚱吃才活下 来。但新的灾难又随文革而来。他的妻子被红卫兵剃光头发,母亲被剃成阴阳头,以示她们是人民的敌人,可以在街头被打。茅于轼自己也曾在挨打,直到满背鲜 血。
1976年,知识分子被平反,茅于轼从工程学转向经济,专心改革话题,乐此不疲。80年代中期,他调入中国社科院,几年内就跻身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行 列。1986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在哈佛大学授课一年。1993年,他组建天则经济研究所。他还开展扶贫项目,创立富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山西实 践小额贷款,培训进城的农家子弟。
《费加罗报》文章写道,政府有时候也试图拉拢他,曾经邀请他加入政协。但当时,他参与联署了呼吁平反六四的公开信,政府也只好就此罢休。他也签署了 因为呼吁民主而给刘晓波招徕麻烦的《零八宪章》。新左派扬言要烧毁他的书著,出版商也因为出版他的著作受到压力。但是,这篇文章在结束时指出,茅于轼以他 的方式,以他的微薄之力,竭力给这个政权凶恶的守门人灌输这样一个概念: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持不同政见。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