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二, 11月 20, 2012

[G4G] 中国的国家信用危机

中国的国家信用危机

2012-09-10

主持人:陈奎德;座谈人:程晓农先生,社会学者,中国问题研究学者

一、中国的国家信用的近期状况
无论对内对外,近来中国的国家信用出现了严重危机。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信任,中国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在外交与内政的各个场合,倾泻而出。这是积蓄多年的深刻怀疑和不信任感的总爆发。事实上,中国已进入国家信用的危机之中。

我们来看几个最明显的案例:
1.薄谷开来案的庭审与宣判——一场欲盖弥彰的政治审判
政治上的不信任可以用谷开来案开审后的国际反应裁量。虽然当局做了精心的设计和排演,希望作为中国“依法治国”的典范向世界展示。却因漏洞百出,违反基本的司法正义,遭遇全球耻笑。

2.近日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是中国信用破产的又一例。
上 世纪50年代中国官方《人民日报》言之凿凿,称钓鱼岛在内的琉球群岛“在过去任何国际协定中均未曾被规定脱离日本”。这无异于公开宣布钓鱼岛不属于中国。 后来70年代中日建交,中方回避钓鱼岛问题。现在又翻个脸来,声称钓鱼岛主权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如此出尔反尔,自掌其面,再次严重丧失国际信用。

3.南海的领土领海争执:中方的说辞遭遇广泛的怀疑与抵制,潜在冲突日益升温

4.湖南李旺阳事件

5.引发广泛恐慌的无信誉的中国“假食品”链:毒牛奶、地沟油......

6.香港反“洗脑”事件:对“国民教育”的谎言历史、党化宣传的抗拒

7.最能标明中国国家诚信受到深度怀疑的是对中国经济数据的怀疑。
2007年3月12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曾到美国大使官邸与大使共进晚餐,当时李说:中国的GDP数字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

《华尔街日报》最近终于无法忍受,直接去信给中南海,称“从坚信中国陷入熊市的人到看好中国的投资银行分析师,每个人都怀疑经济增长率是否低于官方统计数据”,因此,他们要求了解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

二、国无信不立
信用是维护一个正常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运转的润滑剂。

国家的信用破产,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正常运转,是其走向末日的征兆。

从2001年开始的“中国热”,到2005年高调宣扬“中国和平崛起”,再到今天中国的国家信用被外部观察者从政治上、经济上、伦理上全面怀疑。国家信用毁损到这地步,究竟是谁之罪?

三、重建历史,重建基本伦理,拆毁“骗子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如何沦落为“骗子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eats

Copyright © 1998-2011 Radio Free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