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1月 03, 2013

[G4G] 新旧社会两重天

新旧社会两重天

作者:欧阳南山2013-01-0314:56:29发布于:博客中国分类:社会
23571186630

摘要: 新旧社会两重天,这句话曾经在我们身边耳熟能详。以1949年划线,之前被称作万恶的旧社会,之后被称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新社会。所谓两重天,乃是指1949年前后两个社会截然不同,之前是地狱,之后是天堂。 两重天的说法一度被我们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信以为真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一团漆

打印收藏
选择字号:

 

   新旧社会两重天,这句话曾经在我们身边耳熟能详。以1949年划线,之前被称作万恶的旧社会,之后被称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新社会。所谓两重天,乃是指1949年前后两个社会截然不同,之前是地狱,之后是天堂。

   两重天的说法一度被我们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信以为真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一团漆黑,只有1949年后的新中国才阳光灿烂。当60余年的时光荏苒而去,蓦然回首,我们才发现所谓的“新旧社会两重天”包含了太多谎言与欺骗。不过细细一想,套用“新旧社会两重天”的说法,看看1949年前后的今昔对比,我们确实不胜唏嘘,所谓“新旧社会两重天”也倒是实至名归。

   以1949年划线,之前国无宁日,外有强敌入侵,内有匪贼蜂起。国家既要以虚弱之躯抗击外来强敌,又要剿灭山林匪寇,可谓时艰不易。但纵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保持了固有的淳朴纯洁,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没有去无耻的去挑战底线。那时的中国,没有无休无止的政治运动,没有接二连三的人祸降临,更没有私人财产被国家名义暴力打劫。那时没有颠覆国家罪,人们可以随意上街游行,学生可以有“一二九”运动,工人可以“二七”大罢工。那时还可以自由办报,可以有鲁迅这样的大胆批评政府的作家。

   1949年后,也被叫做“解放后”。解放后的新中国,据说是最美好的社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这个新社会国家统一了,没有外敌入侵,没有盗贼四起。理应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新国家的大好时机,但这个新社会却剥夺了人们在旧社会曾经有过的权力,比如集会结社游行罢工言论自由等等。与此同时,旧社会不曾有过的却一再降临。比如人民公社把农民的土地掠夺完毕,比如公私合营把私人工商强迫收归国有。

  更为严重的是,1949年以后,旧社会闻所未闻的事件接连不断的发生——镇反肃反、反右、大跃进、大饥荒、文革.......

  当然以上还不算什么。与1949年前的旧社会相比,新中国新社会发展了60余年,旧社会里从来不曾有过的各种社会现象如瘟疫般大面积泛滥倒是令人叹为观止。随便例举,便可深谙“新旧社会两重天”在当今话语里意味着什么。

  所谓旧社会,即便是国难当头,高等学府一路向西南撤退,时局维艰,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教授学者们依然潜心做学问,可曾见过今日高等学府里剽窃成风、学术作假、兜售文凭?那时有闻一多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拍案而起,现在除了孔庆东,吴法天之流,闻一多早已没了踪影。

  所谓旧社会,即便普遍生活水准低下,但那时可曾有过铺天盖地的假酒假烟假农药,可曾有过地沟油毒奶粉黑心棉。那时也有贪污腐化,比如四大家族恶行,导致民心背离,可是现在谁能搞清楚,是四大家族腐败还是十几大几十大家族腐败。那时的腐败弥漫在官场,现在的腐败早已深入各行各业,普遍开花。人们之所以还能够不贪腐,只不过是手里没有权柄而已,一旦手里握有权力,当是彼此贪腐尽欢颜。那时的腐败风也不可谓不烈,但贪官们还只是搜刮在家里藏匿,而现在的贪官却纷纷转移资产到国外,连老婆孩子都统统转到国外。

  所谓旧社会,人们尚能遵从礼义廉耻,不去破坏最基本的道德底线。而今的新社会,礼义廉耻不过是迂腐代名词,道德伦理不过是遮羞布。台上的贪官污吏唱起正气歌一个比一个高昂,背后却是一个比一个龌龊卑劣。所谓的旧社会,物质生活不能与现在相比,但人们的内心是沉稳的,人们内心遵守着规则法则,不会去随意逾越。现在的新社会,人们的心早已空心化,法制规则观念一概没有,除了钱权二字,眼里不复有其他。为了钱权,什么丧天害理的事情都可以厚颜无耻的去不择手段的进行,所谓“笑贫不笑娼”正是一种集中体现。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一言蔽之,当我们细细观察当今社会现象,与所谓的旧社会略作比较,便可体会用“新旧社会两重天”来描摹两种社会的差别,倒也很是贴切。只不过想来这六十余年的时光,不但没有换来社会的进步,反倒令人意想不到的大踏步后退,悲耶?苦耶?让人困惑的还在于这样一个政权却老是自吹自擂表白自我,不反思不检讨,几十年如一日的行骗。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当人们逐渐觉醒之后,发现“新旧社会两重天”的真正含义,就会抛弃谎言,努力追求自己的新社会新生活!

 

  

本文作者:欧阳南山

文本出处:博客中国

链接地址:http://fxggl.blogchina.com/1401776.html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