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谎言为基础的批判是自废武功
摘要:政治是件严肃的事,不能娱乐。不能靠谎言,也不能靠人身攻击,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抗争。谎言会让大家觉得你追求的不是社会正义,而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以违背事实为基础的攻击,以捏造为基础的反对,以谎言为基础的批判。在政治上不成熟,道德上站不住脚。都是自废武功,结果都会失败。
以谎言为基础的批判是自废武功
谎言是说话人在知道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刻意隐瞒并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语言信息的行为。
《南方周末》元旦献词事件到目前为止是一场谎言基本没有有疑问。因为发布这条元旦献词被宣传部长删改的始作蛹者是内部知情人,是刻意隐瞒了事情的真相,用假话忽悠了民众。
有年纪的人还记得中国19xx年发生的那场xxxx,一些逃到国外的所谓“xx精英”在国外势力的庇护下,肆意编造xxxx的血醒场面。担任当时广场学生绝食总指挥,在xx上一直坚持到6月4日凌晨6点的台湾歌星xxx在国外指出:“xx所描述的这些场景我并未看见也不知道她是在什么时候哪里看见的”.并质疑道:“是不是一定要用谎言来对抗撒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假如你的谎言先被拆穿,那你在道德上的优越性何在?”
撒谎只能满足一时的泄愤,只要真相一出,谎言被揭穿,所有的努力都将消失于无形。
《南方周末》元旦事件,笔者认为切入点非常好,借用了这个影响较大的开放媒体,能够得到民众的同情和精英的支持。以新闻检查为突破口,可以表达民众对民主自由的诉求。目标指向的是党的干部和现行传媒体制,把握了国家网络立法的时机,是当前改革的热点。可以说运用得当,非常及时,意义不容低估。
然而一颗苍蝇屎毁了一锅汤,始作蛹者不该编造一个最容易识破和无法自圆其说的谎言,既在真相面前败下阵来,又缺少理论支持。
真相是宣传部长确实没有亲自动手改稿,而是内部编辑所为。理论上党报重要文章清样要报批是常理,编辑改稿也是职责所在。任何媒体都不存在记者或作者想怎样写就怎样登的问题,这种常规做法,身处报社工作的始作蛹者不会不清楚,显然他是故意造假,或者说把受众当成傻子在忽悠。
用谎言对付撒谎的敌人只能离真相越来越远。
事实是这个谎言很容易识别,因为他违背了常规。然而大部分媒体及观众都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在这个谎言的基础上展开了对管理层和体制的讨伐。这种以违背事实或者捏造基础上的批判,只能满足一时的快意,终究不会长久。
当谎言被揭穿后,不仅无力打击敌人,而且会在敌人反攻时无力招架。
执政者和主流媒体显然已经有了动作,不仅通过掌控的媒体揭穿事实和从法规上论证此事的正当性,而且采取了删贴封网等一系列强制措施。
之所以如此大胆对抗民意,因为他们手中有“王牌”,那就是《南方周末》删改问题不存在,是“别有用心者”制造的谎言。他们既有法规掩护,又有道德支撑,使事件发生转向。
如果仅仅是对新闻媒体的开放问题进行国内讨论倒也无妨,问题是外部势力不合适的插手。
很多人抬出美国国务院支持,台湾蔡英文响应,国内右派精英出来站台,以此壮大声势。
恰恰相反,把一件国内新闻媒体改革的议题闹到国际上,就改变了问题的性质。这种情况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管理层出手压制或打击就有了政治基础和法律根据。
在这次事件中,虽然已经有几十名所谓的名人签名声援,却没有多大力度,皆因这些人都是著名的“反对派。
我特别注意国内其它方面的知名权威人士、中间派或所谓的意见领袖们的表现。
2011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乐清xxxxxx死亡事件,引起社会上的轩然大波,各方力量纷纷登台,可以说是一边倒的讨伐政府。
然而,博客中国著名意见领袖“民主小贩”场恒均先生一直没有发声,直到后来才写了一篇《“事实”只有一个 “真相”却有很多》的博文,文中说:“很多人在并没有掌握“事实”的时候,就看到了另外一个层次的“真相”。或者说,把未来很可能会发生的“事实”,当成了真相。没有人会怀疑这不是“真相”。“你不关心xxx,下一个被碾死的很可能就是你!”
正是因为大家并不在意真相如何,惧怕“下一个被碾死”,才义愤填膺的加入到讨伐当中。这种对真相的忽视和盲目,先入为主,依赖不确定证据的批判最终很难成立。
杨恒均先生在博客中国基本确立了自已“意见领袖”的地位,一般情况下他应当“领导”群众借机发起一次攻击。但是,他没有借用暗合网友的偏见和力量引导舆论向自己的主张靠拢,正是他智者的聪明和成熟。假若杨恒均先生也象其它人那样用一些不确定的“证据”来断言“谋杀”或“事故”,写一些“幼稚的低龄文章”,他也就不成其为“意见领袖”,他贩卖的民主也失去了光泽。这是笔者在《聪明莫如杨恒均》博文中的一段话。
这次事件大部分知名权威人士没有发声,这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一者他们知道事情真相不会如此简单,如果跟风最终会自煽耳光。二者他们比较理性,把原本只是针对工作方法、流程及宽严适度的争议扩大到政治对立,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当然也有像姚晨一类的娱乐明星们发声,不是怀疑她们这些人的智力和政治觉悟,他们的发声更多的是娱乐需要,而不是为民众诉求站台。她们是把政治当成了欢场,勾引大家掏钱去欣赏。
政治是件严肃的事,不能娱乐。不能靠谎言,也不能靠人身攻击,要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抗争。
在真相面前,普通民众位置的局限很难搞清。但是,可以理性的分析,用社会常识和自己的知识来思考。不能用想象作证据,不能无端推理,不能对反对者扣帽子,污言秽语齐出。就像我们打牌,本来拿了一幅好牌,由于牌风不正,最终被驱逐出场。
江苏这里有一种扑克娱乐叫“回头看”,是“升级”和“炒地皮”的一种。就是亮牌之后,对家反了,先亮者可以再回头,一锤定音。
我们写文章也有个回头看的问题,事件过去之后,或者说几年以后,回头看看我们发表的文章,无论是事件过程还是理论观点,都会有一个检讨。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和观点符合事物的走向会感到欣慰,而错误的命题或评论也会脸红。
有人说始作蛹者的谎言是善意的,善意的谎言是一种灵性,值得肯定。这是误解了善意的谎言。
善意的谎言不是欺骗,不是居心叵测。善意的谎言是出于善良的动机,以维护他人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
这次《南方周末》元旦献词事件的始作蛹者说谎,虽然他引申出来的新闻自由符合民众的诉求,但就其本人而言并非完全是善意的。
谎言会让大家觉得你追求的不是社会正义,而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作为本社记者,他的这种做法伤害了单位,使内部出现裂痕。他攻击了具体人,把体制的原罪转移到个人名下。他有自己的切身利益,没有采用自己的稿件影响到他的名利。更重要的是,他使本应严肃的媒体自由化诉求变成了一场闹剧。就像仓鼠不是鼠,熊猫不是猫,鳄鱼不是鱼,海马不是马一样,再怎样伪装,也改变不了不诚信的本质。
这次事件对《南方周末》这个民众诉求比较宽松的媒体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无法评估。用习惯性思维思考,有许多担忧之处。
今天的美国二百多年前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美国,而是各地的移民先形成自治的公民社区,才联合成为镇、县和州,美国人的公民习惯和精神,是在社区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民主进程也是经过几百年的改革和完善,才有了今天这种局面。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才几十年,想一下子成熟谈何容易。
西方的新闻媒体自由化也是渐进式的,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下完善的。中国想一夜间完成宪政改革,实现新闻自由做做梦可以,完全实现根本不可能。
事实还不够有力吗?
中国新闻媒体不开放,不民主,不自由的问题比比皆是,根本用不着造假来揭示。
以违背事实为基础的攻击,以捏造为基础的反对,以谎言为基础的批判。在政治上不成熟,道德上站不住脚。都是自废武功,结果都会失败。
2012.1.10
我今天下午被隐藏的文章已经恢复,在此向编辑同志道一声感谢。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