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化百人會與德勤聯合發布報告指出,由於勞動成本大漲、勞動力快速萎縮,加上人才創新、能源政策、基礎設施、法律環境方面的因素,皆不及美國,中國目前身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國家的地位,將在2020年被美國所取代。
中國「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從德勤過去在2010年及2013年發布的相關報告以來,中國一直都穩居全球製造業競爭力第一名的寶座。中國此次再度奪冠,除了長期以來的低成本主因外,還包括中國對於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以及在先進技術研發的投入。
報告認為,中國成功發展了自己的創新生態系統,研發開支顯著增長,並且十分注重技術商業化以及創投的投資。在某些領域,中國甚至超過了美國。例如,中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級電腦—「天河2號」。
此一報告搜集了逾500名全球製造行業執行長與高層的意見。這些企業界領袖從人才、勞動生產率、供應商體系、基礎設施等12個面向,對40個國家目前及未來製造業競爭力進行評比。
報告指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9%,創20多年以來的新低,經濟放緩有可能會進一步持續。報告預計2016年經濟增速將放緩至6.3%,經濟增長率低的原因之一是不斷下滑的製造業活動。以工業附加值為例,這一數字在2007年增長了14.9% ,達到其峰值,而在2014年已減少了一半以上,降至6.9%。
報告認為,由於需求下降引起工業活動不斷下滑,進而導致工廠產能過剩。中國汽車行業目前產能利用率,從2009年的100%下降至70%,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已經從2007年的41%下降到2014年的36% ,其中大部分轉向了服務業。
報告同時點出,中國目前全球最具競爭力製造業大國的地位正面臨來自美國的挑戰。報告稱,自2005年以來,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上升五倍,使得一些發達經濟體的企業將生產轉移到成本較低的國家或搬回自己的國家。
此外,過去20年內,中國勞動人口(15歲至64歲)的年增長率轉為負數。預估到2030年,年輕人口(即15歲至39歲的群體)所占的比率將從2013年的38%降至28%。
反觀美國製造業正處於向可持續、智能、安全轉型階段,這可能會讓「美國製造」在未來五年內強勢回歸。美國在先進製造技術,包括智能互聯的產品和工廠,以及先進材料等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這將是影響未來競爭力的核心因素,中國反居第二。德國則牢牢維持第三名。
這份報告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在於,台灣在全球製造業競爭力的排名,將從2016年的第七名,衰退到2020年的第九名,韓國則從五名跌落到第六名。印度可望從目前的第11名,在2020年大幅躍升至第五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