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妹与美国牛
一
在辽宁街边的排档,60块台币可以叫上一盘“大陆妹”。桌边的台北朋友、端菜的老板娘,都说不清这青翠的菜怎会有这样一个名字?
是因为,十多年前它从大陆引进时,也正是大量大陆女子来台卖春时,它们(她们)都“好吃又便宜”? 我记得自己肾上腺素的轻微上升,不知因为缘于我这大陆客的地域情绪,还是因为这名称中含有的普遍性歧视,一个自认先进的地区对另一个落后地区的蔑视。我不 由自主地想起了黄春明的小说《再见,莎扬娜拉》。这些叫上一盘“大陆妹”的台湾人忘记了,四十年前的他们是怎样义愤于美国大兵、日本游客享用了台湾姑娘的 青春。
不过,很有可能,它不过是一种无心的称呼。这莴苣类的青菜在台语本就叫做“妹仔菜”,从大陆引进的莴苣品种也就自然叫做“大陆妹”?本地人习惯通过 农作物来理解世界,他们曾自称是“蕃薯人”,把外省人叫做“芋头”。这些名称虽有乡土式朴素,却也一直怀有情绪,当你听到一个福佬人称一位外省老兵是“老 芋头”,它绝不仅是客观的称谓,它含有悲情与愤怒——我们与你们不同。如今,蕃薯也好,芋头也罢,都变成了现代台湾人,是台湾身份的一部分,那“大陆妹” 呢?
在 台北,你感得到中国影响的再度增强,与由之引发的焦虑。60年前,蒋介石不由分说地把整个中国塞进了小小的台湾,那曾管辖着4亿人口、超过1000万平方 公里的统治机构,被放进了这小小的盆地,这里蔡元培就职过的监察院、陈年的蒙藏委员会仍在运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提醒你五族共和的理念。而现在,中国代表 的财富与权力,正激起新的希望与忧虑。依靠中国的劳动力,郭台铭才成为台湾的首富,从大陆来的慈善家慷慨给台湾人散出钱财,还有这规模恢弘的奥运会与世博 会,让那些标榜独立的台湾明星知识分子心潮澎湃——只要他们能被作为特权者对待、享受他们在一个民主社会无法得到的中心感,他们就愿意为专制唱赞歌(讽刺 的是,他们都曾因反对国民党专制而闻名)。《中国时报》的新老板公然否认天安门悲剧……而半年前的总统大选,从新竹的高科技巨子到台南的果农,他们都站出 来,确认中国对岛内政治的影响力,这也是勉强的确认,混杂着诱惑与无奈。“大陆是骗养套杀,我们是装吃闪活”,在台北郊外一间宽阔的办公室里,一位老派作 风的报人再度提起了这著名的两岸哲学。大陆“用‘九二共识’之类的笼统语言‘骗’住台湾,再以开放三通、陆客来台等‘养’台湾,在建立倾斜的两岸关系后 ‘套’住台湾,最后则生杀由之”,而台湾的反应是“对‘九二共识’等笼统语言‘装’作解决了问题而不深究,设法促成三通并‘吃’大陆的养分,再用养分来建 立台湾的主体地位以‘闪’避北京的套路,进而谋求两岸共存共荣的‘活’路”。这是4年前,他的一篇著名社论的论题。
那时,马英九上台未久,陈云林刚刚来台参访,颠簸异常的两岸关系似乎终于驶入平缓地带。不过,这却是一种“暧昧的平缓”,一种拖延的哲学。4年过去 了,当初的判断显得更为清晰,在海峡两岸,一种新的依赖关系正在形成,这心照不宣、从不摆上台面的策略也更为显著。但具体的策略越清晰,它的意义与方向就 越模糊。在模糊与拖延中,台湾期望大陆日渐民主化,建立现代政治体制,能宽容不同的声音,它甚至能在其中起到催化作用,而大陆则期望自己的政治与经济实 力,最终能降服这个岛屿,让它放弃自主性。但很有可能,它们都是一厢情愿。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