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623/12/54906_1361596.shtml
080601 周舆:当今的言论界为何比清末还不如?
2008-06-23文/周舆
当今的言论界比清末还不如。
清 末言论界的主旋律是革命与改良之争,双方代表人物是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不过,两派之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因为他们的大方向完全一致,都是实行宪政。 只不过,老孙主张民主立宪,康梁主张君主立宪;老孙想快点实行,因此要采取革命的手段,而康梁则主张和平渐进。而且,无论老孙的革命,还是康梁的 改良,都 坚决避免天下大乱,坚决反对对社会造成重大破坏,无论革命还是改良都被界定为一次外科手术,切初制度上的毒瘤也就罢了。再说明白点,革命派与立宪派其实都 是宪政派,他们之间的争论就是宪政派的内部之争。
因此,辛亥革命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超越意义的一次特殊的改朝换 代。那时,上层一致主张宪政,革命派、立宪派与洋务派(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朝开明官僚,那时已进化为新政派)达成了可贵的妥协,联合起来让清廷下了台。 1949年后的官史,骂孙中山“妥协”,骂辛亥革命失败,那其实都是在混蛋逻辑指导下的无耻谰言!
现在中国的言论界 是什么状态呢?是非常可笑的!因为竟然退化为自由主义宪政派与专制主义左派之间的论争。而左派是什么东西呢?它其实相当于清朝末年的义和团!在清朝末年, 对于义和团暴民,无论洋务派袁世凯,还是立宪派康梁,还是革命派孙中山,甚至以后的激进派陈独秀和李大钊,无不加以痛斥。换句话说,现在中国的言 论界还不 如清朝末年。那时,义和团尽管一时被清朝最腐朽的顽固派(以慈禧和刚毅为代表)捧上天,但一开始就遭到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反对。而现在,宪政派的主要敌人竟 然是新时代的义和团。你说这不是退化是什么?
呜呼,当今的义和团有文化了,但他们是更混的义和团,也是危害更大的义和团,他们就是笔者经常鞭笞的“小左”。中国要走向美好的未来,必须要走共 和与宪政,但绝对不是天下大乱。
其 实,我经常说对于小左,不需要批驳,而只需要嘲笑。因为,他们贩卖的是混蛋逻辑,值得我们一驳吗?我还说过,小左们不懂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这 样说,看看清末的历史就明白了。历史的最大意义,就是提供经验和教训的。小左最混之处就在于,这群狗屎堆不懂历史,或故意无视历史、歪曲历史和篡 改历史, 想让中国再跳进以前已经跳过无数次的火坑。他们的言论也许可以欺骗愚民,也许可以对上暴民的心思,但我们是学过历史的,自然很清楚它们是什么货色,也知道 它们是何居心!
宪政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有自由与光明,而且还有真正的和平与和谐!其他一切,不过是妖言惑众罢了!
宪政之所以是唯一正确与可行的,无非是它让大家一起坐下来,和平有序地制定同一个游戏规则,然后大家一起去遵守它。一个真正容纳所有声音并最终达 成妥协的制宪会议,是近代西方各国崛起的根本原因。
周舆天津蛰居斋
2008年6月1日上午
http://ifjc.org/zh-hans/%E8%AE%A9%E5%AD%90%E5%BC%B9%E9%A3%9E-%E5%A4%A7%E5%AE%B6%E6%B2%A1%E6%B3%A8%E6%84%8F%E7%9A%84%EF%BC%9A%E9%93%81%E8%A1%80%E5%8D%81%E5%85%AB%E6%98%9F%E6%97%97%E7%9A%84%E9%9A%90%E5%96%BB
110111 李后主:让子弹飞 大家没注意的:铁血十八星旗的隐喻
国际舆论李后主 / 2011年1月11日
1、铁血十八星旗的隐喻
影片中多次出现「铁血十八星旗」,这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所用的旗帜,后来被中华民国议会定为中华民国陆军旗,铁血十八星旗中的那十八个黄色小圆 点(即十 八星)代表了晚清时期十八个汉族省份,它表达了革命者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铁血意志。中华民国统一后,由于东三省的议会代表提出十八星没有包含东 三省,因 此在后来的一次议会表决中,将十八星旗修改为十九星旗,最中间又增加了一个星,所以在影片的时间背景1920年时,铁血十八星旗在正式场合下已经 不再使用 了。而且张麻子作为县长是个文官,在县衙应该悬挂当时中华民国的国旗五色旗,但是影片中的鹅城,没有一面五色旗,悬挂的都是铁血十八星旗,在鹅城 的中央一 个类似主席台的后面,悬挂着许多铁血十八星旗,导演们是把它做为一个重要的背景放在那里的,这又暗示了什么意义呢?
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一是共和革命的意义,即
铁血十八星旗首先是辛亥革命的起义旗,在这里宣示着现实中护国勇士们继承辛亥革命的未尽事业,反共护国,为中华再造共和的铁血意志。第二层意义是 驱逐鞑虏
的意思,用十八星代表汉族,代表了中华,今天的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共是西来邪教,是马列子孙,非中华儿女,因此中共就是现实中的鞑虏。影片中使用了 包含着当
年革命者驱逐鞑虏的革命目标的这面旗帜,在现实中自然是暗喻「驱逐马列、恢复中华」的时代主题。
这里面有两层意义。一是共和革命的意义,即铁血十八星旗首先是辛亥革命的起义旗,在这里宣示着现实中护国勇士们继承辛亥革命的未尽事业,反共护 国,为中华 再造共和的铁血意志。第二层意义是驱逐鞑虏的意思,用十八星代表汉族,代表了中华,今天的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共是西来邪教,是马列子孙,非中华儿 女,因此中 共就是现实中的鞑虏。影片中使用了包含着当年革命者驱逐鞑虏的革命目标的这面旗帜,在现实中自然是暗喻「驱逐马列、恢复中华」的时代主题。
2、地雷的隐喻
影片中黄四郎手托一个精致的地雷,说在南国这样的珍藏版地雷只有两颗,一颗在辛亥革命时炸了,是辛亥革命的第一响,所以他希望手中的这颗地雷也一 定要炸得 惊天地、泣鬼神(像辛亥革命那样)。如果不看暗线,以一部娱乐片的标准来看,一颗地雷就是一件普通的暗杀武器,没有哪部影片会在这件武器的历史关 联方面去 下功夫,去赋予一件普通的武器什么特殊的意义,但是这部影片却给黄四郎手中的这颗地雷赋予了太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样的地雷只有两颗,这已经在向观众表明,要注意看哪,这可不是普通的地雷。而接下来黄四郎讲述了第一颗的炸响就启动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华 民族的第 一个共和国),的确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声惊雷,那么这第二颗要炸什么目标呢?观众的胃口在这里已经被吊了起来,怎么样才能达到黄四郎所说的「要惊 天、动 地、还要泣鬼神」的目的呢?按照影片中的明线线索来看,第一颗地雷爆炸启动了辛亥革命,而第二颗无论去炸一个土匪张麻子,还是冒牌的县长马邦德, 都无法达 到和第一颗地雷相提并论的惊天动地泣鬼神的程度,那么黄四郎的台词不就成了故弄玄虚了吗?
还是回到暗线中去看这段情节,故事才能连贯起来。其实。影片中的两颗地雷隐喻着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两次共和革命的惊雷之声。
黄四郎收藏着辛亥革命起义时仅有的两颗地雷,说明黄四郎曾经是革命党人,参加过辛亥革命,但是后来他却买卖壮丁、贩运烟土,扮土匪暗杀县官、假剿 匪搜刮百 姓,依靠着做坏事所积聚的邪恶势力,在鹅城建立了自己独霸一方的专制统治,最终背叛了辛亥革命。这也暗喻了中共的发家史,中共曾经参加过国民党领 导的国民 革命,但是后来背叛革命,在抗日战争期间,利用种鸦片、假抗日、真扩张建立了自己控制的所谓「解放区」,在中国复辟了已经被辛亥革命所推翻的专制 统治。那 么,前面也已经挑明,黄四郎就是中共,在这里也代表着反革命势力,而张麻子代表着革命者和护国勇士,黄四郎拿着第二颗地雷要去炸张麻子,就象征着 反革命势 力对革命者的反扑,专制复辟对共和革命的反扑,表现了中华百年来追求共和的�步势力和意图复辟专制的顽固势力的终极较量。
最终第二颗地雷爆炸了,没有炸死张麻子,而是把汤师爷的屁股和脑袋炸分家了,这寓示着第二次共和革命是心灵觉醒的精神运动,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党文 化。这暗 示了对当今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是精神的觉醒,即人民要从党文化的精神桎梏中解脱出来,彻底摆脱中共的精神控制,才能实现解体中共,恢复中华的目 标,因此, 这第二声惊雷最终要炸的是党文化,唯有这样的雷声才可算是「惊天、动地、泣鬼神。」 而在实现中能给国人的心灵带来如此震撼力量的就是奇书《九评共产党》,它的出现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第二声惊雷,正好可以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那第一声惊 雷相提并论。
3、麻将面具的隐喻
影片中,土匪身份的张麻子们头戴印着麻将筒子的面具,因此被称为「麻匪」。看了电影后大多数观众也都能明白,「麻匪」不是真匪,而是绿林好汉,真 正的土匪 是黄四郎。鸿门宴回来的路上,汤师爷拉着酒醉的张麻子,自言自语的说:「你到底是不是张麻子,要说你是吧,办断刘都统大腿挣了那么多钱,何苦�城 当县长 呢?」从这个情景来看,张麻子劫了黄四郎的烟土,并不是拿去贩卖赚钱,一定是销毁了,这也说明了张麻子不是真正的土匪,这个结果与其护国军出身的 高贵身份 相符合。
那么,张麻子头戴的麻将面具又隐喻着什么呢?它其实代表了中华文化,麻将是中国的国粹(当然后来对此也有不少的误解和不同的看法),在世界上独一 无二,因 此编剧们在这里以它来象征中华文化,寓示着「张麻子们的面目」是真正的中华儿女,因此,麻将面具的出现,是在暗线中给张麻子们一个正统的中华儿女 的文化身 份。而黄四郎也戴着麻将面具假扮「麻匪」抢劫,对张麻子们的义举实施破坏,并且发展到真假「麻匪」火拼的地步,黄四郎们的假「麻匪」身份,恰好隐 喻了中共 不是中华儿女,它戴着中华文化的面具,打着复兴中华的旗号,其实只是为了统治中华儿女,抢劫中华儿女的财富,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真匪帮。真假「麻 匪」的斗智 斗勇,暗示着继承了中华文化的真正中华儿女、护国勇士们与披着中华文化的外衣却奉行马列主义的马列子孙们的终极对决。张麻子头上戴的九筒,在这里 像征《九 评》,暗示着《九评》为中华护国勇士们指明了护国的方向,促成了中华儿女的觉醒。最终在的护国勇士的带领下,在中华儿女觉醒的浪潮下,真「麻匪」 消灭了假 「麻匪」,中华儿女解体中共,驱逐马列,恢复了中华。
六、替身是谁
影片中黄四郎有一个替身,在暗线中是不是也有所指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现实中,如果说中共也有一个替身的话,那么它是谁呢?这里我们所说的中共不 是一个 人,而是一个组织,那么它的替身也应是一个组织或者机构,在现实中,谁经常代表中共出现在公众场合,为中共粉饰太平,替中共掩盖罪行呢?其实就是 中宣部及 其控制的所有宣传机构,中共和民众打交道大部份是靠其喉舌来完成的,这个替身每天都出现在公众面前,向公众传达中共的指示、政策,替中共对民众� 行暴力恐 吓和谎言洗脑,为中共钳制舆论,控制局面,给公众制造各类假象。
在影片中,张麻子并没有和黄四郎展开类似于剿假「麻匪」时的那种激战,而只是动员群众、枪击铁门、杀掉黄四郎的替身,就使百姓消除了对黄四郎的恐 惧,最终 拿起武器冲向黄四郎的城楼,把黄四郎连根铲除掉。这段剧情以观赏的角度来看,极富想像力和感染力,的确让人荡气回肠,同时它也给我们现实的启迪。 在现实中 要解体中共,也勿需和中南海的头头们真刀实枪的激战,只需要消灭中共的宣传机构所制造的各种假象,清除它的各类谎言,让真相广传天下,使民众了解 社会历史 真相,那么觉醒的民众自然而然就会冲垮中南海那层早已强疮百孔的铁幕。
前面所讲第二次共和革命的对象是党文化,革命过程体现为解体党文化的精神觉醒运动,那么,在中国社会制造党文化的不就是这个替身吗?杀掉替身,就 是消灭制 造党文化的根源,清除它所造成的精神污染,使民众的思维恢复正常,在一个正常的文化环境中,中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了,自然而然的就会被解体。替身 的出现, 在暗线中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解体党文化。
现在大家明白了替身是谁,那么解体中共的思路也就很明显了,消灭替身就是以翻墙对抗它的封锁,以讲真相、传真相来对付它的谎言和欺骗,国内媒体要 不畏打 压,要争取站着说话,网民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广传真相,互相支持,对中共的喉舌形成围剿,最后砍掉它的脑袋。那么中华民族就会以和平的、 没有动荡 的方式迎来一个没有共产党的新时代。
综上观之,影片中的暗线情节的安排真是细致入微,让人叹为观止。在近年来的华语电影中,通篇充满隐喻和暗示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曾经只有周星驰的 《功 夫》。《让子弹飞》将隐喻现实的暗线故事情节巧妙而细致的安排在一个虚构的历史故事中,演的有板有眼,活灵活现,不但让人感觉这样的故事真的就在 1920 年发生过,满足了娱乐故事的叙事要求,展示了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又用隐藏的主题表达了对现实的关注,借古喻今,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前途和命 运的深刻 思考。所以,在艺术手法上它比《功夫》更胜一筹。而且由于是大陆影片,在面对国内文化独裁专制的险恶环境,在表达方式上做到了�退有度,可攻可 守,既避开 了审查机构的剪刀,又说了真话,实现了站着挣钱的目的,体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一股来自电影艺术领域的阳刚之气。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如果以上文中所说的这些巧妙的暗线和隐喻只是一种巧合,而不是编剧们的刻意安排,那就只能说,这部影片的出现是一种天意,是 天象的变 化在人间出现的对应现象。那么这种情况更能启示我们,天意是不可抗拒的,在当今这个特殊的时代,人所做的一切,背后都有天意的因素,而影片的故事 情节和结 果也正是展现了「驱逐马列,恢复中华」、「没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的冥冥天意,这正是我们通过分析这部影片的暗线故事而应该得到的重要启示。在 2011 年,笔者衷心祝愿正义的子弹和觉醒的民众能冲垮中南海那层最后的铁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21/11/2581886_55320161.shtml
黄克武谈辛亥前的中国思想界
2010-09-21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数千年的帝制中国,不过辛亥之前的晚清,其实已经酝酿了其自身瓦解的要素,晚清的最后十年,“人人心中有一个梁启超!”可是以 梁启超为代表的相对温和的调适思想,最终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激进思潮压倒。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的黄克武教授认为,梁启超的思想在1905年之 后被抛弃,无疑有太多值得回味之处。
问:您在《一个被放弃的选择》一书中,认为晚清时的梁启超对民主的进程有一种相对保守的调适思想,这一思想在辛亥革命前是占主流的吗?
黄克武:晚清的最后十年是从1901年到1911年,这十年中比较大的分水岭就是1905年,原因在于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之前的五 年,1903年是一个关键点。当然,这是一个任意性的区分。1905年之后,革命党的势力更甚。当时很多在日本的留学生,在1905年之前,是梁 启超、孙中山的著作都看;可是在1905年之后,基本上就比较偏向孙中山。1905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废科举。再讲到1903年,1903年的2 月到12月,梁启超去了美国将近一年的时间,归国之后,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比较激烈的讲破坏、讲革命,转变成比较温和的、调适的、渐 进的看法。最清楚的一个分水岭就是他在1903年的《新民丛报》中所写的《论私德》。在此之前他写的是《论公德》,觉得中国的变化不应该太大, 《论公德》里面讲的是进步、进取和尚武,而《论私德》的出现在当时是一个很突出的思想史的倾向。因为调适思想的脉络在1903年之后是一个被放弃 的选择的开端。同盟会这一派比较注重行动,当然也不放弃思想层面的传播,比如开始办《民报》等等。而梁启超这一派除了曾在1902年有一次起事之 外,基本上都是着重在思想方面的。所以他们在思想上的影响相当普遍。《孙宝�日记》中说:“人人心中有一个梁启超!”可见梁启超在当时的言论界具 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转向也有一定的指标作用。
问:对调适思想的放弃是否缘于同盟会的各种激进的行动对民众产生了影响,让他们更倾向于比较激烈的方式?
黄克武:的确,在当时有一个慢慢激烈化的倾向。当然也不能忽视清朝的新政。无论如何,新政的出现代表清廷有意在戊戌变法之后做一些改革。但是 新政所带来新的愿景,反而使人更容易失望。就如同法国大革命,革命并不是在国家情况最坏的时候爆发,而是在逐渐转好,但大家又感到不够的时候。清 朝新政也是一样的,变化让大家有了更高的期望,但变化却又无法满足众人的期望。当期望变为失望的时候,大家便自然而然地倾向选择更为激烈的方式。 所以,新政也是导致激烈方式的一个诱因。
在这段变化中,我们不能忽视立宪派的作用。以往的研究都是抓革命党的兴起,以革命党为中心来叙述。这样会很自然地把革命的成功当成一个英雄的 史诗,所有其他的旁枝都被消解掉了。张朋园先生指出,辛亥革命的成功,立宪派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立宪派都是开明派的官绅和康梁改革派交织起来的 人物。他们是辛亥革命成功背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以前讲辛亥革命从来都不会讲到立宪派这个角色,但辛亥革命之后,各地方秩序的维系都还是得靠立宪派 的人。所以我觉得这个部分是我们在谈晚清的时候一定要放进来的,不再以过去那么清楚的革命事业的发展作为主轴。辛亥革命其实是各种团体、组织的思 想、行动一起凝聚出来的一个结果。
问:在梁启超的改革派和孙中山的革命党之外,当时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对这些变化抱着怎样一种态度?
黄克武:当时确实有比较保守的一批人,比如倭仁,他是蒙古人。他们支持满人的政权,也支持儒家的传统。而保守人士中最开明的就是“中体西用” 的张之洞,这个系列再过来就是改革派梁启超、康有为和严复这些人,更激烈些就是革命派了。所以这里面是有一个渐进式的光谱。有趣的是,保守的人与 梁启超、康有为的思想是有重叠性的,我们近代史所的沙培德先生研究清廷从立宪到新政的改革,发现其实保守派的官僚也是大量阅读梁启超的著作,并且 受其思想的一定影响。所以梁启超的思想,尤其在他转向调适之后,对保守人士是非常有影响的,是他们比较能够接受的一种思想。
问:辛亥革命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武昌起义与之前的一些起义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起义成功后整个中国的情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否也是 因为革命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了?
黄克武:这牵涉到晚清一个比较大的辩论。我们知道晚清有关于改革、革命的辩论。在这个辩论里有一个环节就是《新民丛报》和《民报》的辩论。这 里其实环绕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我想辛亥革命最后走向极端并且取得成功,民族主义中反满的因素最大。当时如果不是外族政权的 话,走改革路线的希望是很大的。就是因为是外族统治,像章太炎这些人把明末清初的“扬州十日”都搬出来了,然后新仇旧恨全都交织在一起,成为攻击 满族政权最强的一个动员因素。事实也证明民族主义式的攻击是最有力的。当时梁启超和革命派之间最大的分歧就是大民族主义和小民族主义,就是比较狭 窄的民族主义还是比较宽泛的民族主义。革命派的口号就是“驱除鞑虏”,民族主义色彩很浓厚。梁启超一派则觉得其实满族已经入关统治这么久了,他们 也是中国人。所以梁启超其实和孙中山革命成功之后提出的“五族共和”的想法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孙中山或者说革命党人在革命的当头,必须抓住这么 一个符合当时人们心理的策略。当然还包括了鸦片战争以来清朝腐败的种种恶迹。它没有办法处理好和外国的关系,而使得民心尽失。由于满汉二元的统治 一直存在,并且当时皇族们抓权的心理也正好激发了革命党反满的情绪,所以我觉得《民报》和《新民丛报》之间的辩论,其实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辩论。 在那个辩论里,梁启超没有办法说服革命党:反满是一个狭隘的观念。《民报》就是抓紧了这个因素,把反满作为最强力的动员。而民权、民生这两个政治 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辩论,从政治体制上看,走民主共和是大路趋势,无论是梁启超提倡的君主立宪还是革命党倡导的民主共和,其实差别并不大。而且 梁启超最后还是要从君主立宪过渡到民主共和,所以这个部分的差异是比较小的。经济方面的议题,革命党的主张是要走土地国有制的社会主义的路线,而 梁启超想走的是资本主义式的路线。两者相比,也是革命党的社会主义倾向会比较占优势,而且也和中国传统的追求平等的思想是连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在 清末洋务运动以来一直被提及,但是它不太容易说服中国人与中国社会。对既得利益阶级的肯定,甚至贫富差距的合理化,在中国社会没有太大的说服力。 所以从经济角度来看,也是革命党的社会主义和土地国有化比较有动员力量。
问: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清朝统治,对整个社会放弃调适的思想,以及之后大多数人对从袁世凯到蒋介石的威权主义的认可,是否起了一个榜样的作 用?
黄克武:我最近一直在追索晚清1902年之后梁启超的思想转向。我发现梁启超的转向,除了他对美国感想的因素(实施民主的负面影响)之外,也 受到了严复的影响。严复一直推崇英国的路线,这点是非常清楚的。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资本主义式的经济学说、穆勒的自由主义的政治学说,又翻译了 斯宾塞的社会思想演化理论。1903年梁启超从美国回来之后,他开始读严复译的《群学肄言》。这是斯宾塞关于社会学的一个理论,但其中其实蕴含着 很深的保守性政治内涵。斯宾塞在当时不只影响中国,也影响了日本。两条路径都是说只有循序渐进的走法才能走出一条比较稳的道路。严复借着斯宾塞的 学说,有一部分要制衡过去他翻译《天演论》到了一个太激烈的地步。所以梁启超和严复所建立的思想模式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穆勒式的一个自由主义的传 统。当然里面有很多中国的特色,包括严复怎么把《论自由》里面提到的个人自由转移到一个群己并重的观念。可是这个传统和革命派主导的卢梭式的民主 传统还是有着鲜明的对照。因为卢梭式的传统是革命的一个基本要素,特别是他关于公意的概念绝对是革命党很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晚清革命与改革辩论 的一个西方渊源,就是卢梭式的和穆勒式的对照,或者说穆勒和斯宾塞结合在一起的理论没有办法与卢梭式的更强力更具动员性的革命理论相抗衡。这是思 想上的一个比较。然而,关键是梁启超这一派在辛亥革命之后到底还有没有影响,这是我最近在思索的问题。梁启超在民国以后想走政治实践的道路,所以 他在北洋政府里先后做过财政总长、司法总长,可见他是非常希望有所作为的,但是他在实践的层面却非常不成功。当然也有人诟病他找袁世凯、找北洋政 府合作。可是在思想上的话,我觉得这样的传承没有很强的延续性。到了民国以后,大概坚持走英国式民主的就是胡适这一票人了。这一票人就像刚刚我们 讲的,在抗日救亡阶段没有办法和蒋介石相抗衡。所以我所说从梁启超1903年转向之后的路线在晚清、在民国都是一个被放弃的选择。他创造了一个对 中国的想象力和未来中国往何处去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始终无法变成主流的思潮。
辛亥与其后民初的乱象一定有关联,包括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清朝的小朝廷一直都有遗老去支持。整个辛亥革命在政治革命上的不成功,没有彻底 实现民主共和是一个很大的因素。这导致后来很多人又转向了威权统治,连袁世凯都有动员称帝的能力,这说明了整个民主政治的根基的确是不太稳固的。 以上是国内的因素,另外还有国外的因素。一次大战之后,对整个西方文明有一种悲观性的想法。这内外的两个因素对政治发展走向威权统治有一定的影 响。当然,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胡适他们的《独立评论》还是在和蒋介石对着干的。蒋介石就抓紧了当时所谓的法西斯主义的浪潮,在面对日本入 侵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换句话说,除了内外局势的不稳定之外,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也是让人们走向威权统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面对外敌入侵的 时候,怎么样找到一个更有效的方式去做动员、去抵抗,这是蒋介石所提出最有说服力的主张。相对而言,胡适那些人提出来的“民主是幼稚园的政治,人 跳到水里面自然会游泳”,不能那么迅速地说服众人。这就是大家常常讲的救亡压倒启蒙的情况。救亡的迫切感,让所有东西都变得工具化,最后只要找到 能够有效地解决救亡、并有效动员的一个思想方式和组织形态的话,都会起比较大的作用。在面对强敌入侵的时候,民主的说法不是那么有效的话,肯定是 不如其他一些更有效的意识形态来得有说服力。
问:我们都知道“五四”对传统的冲击,辛亥革命前晚清的思潮对中国传统的断裂有多大的影响呢?
黄克武:关于反传统,“五四”当然是一个非常清楚的指标,但就像林毓生先生说的,“五四”的反传统其实有很深的传统根源。中国的文化里有很强 的自我批判意识。轴心时代出现的意义就是理想与现实、道统和治统是分开的,可以制衡治统的是知识分子的力量。可是“五四”在中国的思想史上还是很 大的一个文化事件。林毓生先生把“五四”和后来的“文革”拉成了一个思想史的脉络,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晚清的这段时间里,“五四”思想出现 的根源就是谭嗣同。他大概是“五四”之前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真诚的攻击者,他的《仁学》是晚清第一次反省中国的伦理价值系统。所以他冲决网罗、 打破三纲五伦,建立朋友之伦,这是最平等的。平等之伦是没有压迫的东西,其他的父子、君臣、夫妻,都是压迫性的。实际上,他把平等推到了极致。这 就是对中国传统价值一次非常彻底的反省。这个部分其实是很有影响的,因为谭嗣同一直以来是备受赞誉的。这个大概是 晚清的时候可以拉到“五四”的 反传统的一个思想史的线索。与此同时,肯定传统的思想为数也不少,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民初的孔教运动等等。我一直在想,这是牵涉到精神道德危机的 问题,因为“五四”的时候,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危机,这是伴随着德先生和赛先生而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传到中国后,中国开始了一 个以科技和制度为主的现代化的进程,当然这也包括了都市化和全球化。费孝通讲的乡土社会里,一方面在生活上和谐,宗族组织上结合,一方面在道德上 比较融洽,并且和自然没有隔阂,就是中国传统理想社会的模型。可是这种模型在都市化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疏离了,每个人是孤 立的个人,没有道德的制约。所以吴稚晖就说,我们欢迎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但我们好像还需要一个莫姑娘(道德morality)。这就是很深层的道 德危机感,并且在“五四”前后表现得特别明显。
问:1905年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废科举,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是否还有可能延续下去?
黄克武:确实是这样,对清朝来说,最严厉的一击就是废科举。辛亥只不过是自然的发展。废科举之后,整个内在的组成结构产生根本的改变。本来意 识形态和组织架构是连在一起的,因为通过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为主的意识形态能够和考试制度结合,考试和人才晋用结合,人才晋用和官僚体制结 合,是环环相扣的。废科举之后,这几个环节开始疏解掉了。原本和政治体制结合在一起的士人,开始游离出去了,在废科举之后要在商业化的世界里重新 寻找自己的定位,所以他们开始做起现代学校的老师,或者是从事大众传播业。但这些东西和中国的传统是断裂的。所以士人游离出来对整个社会的打击非 常之大。再来就是儒家的意识形态,在废科举之后无法和向上升的管道结合在一起,没有以儒学为中心的科举考试之后,儒学进入另外一个方向,这就是为 什么会有孔教运动。他们想要以基督教的形式加上儒家的精神来处理这个问题,可事实证明那些尊孔读经运动深受大家的反感。所以儒教的现代化在孔教运 动中是不成功的,出现余英时先生所说的儒教变成了现代社会的游魂的说法。知识分子的游离和儒家的游离对清廷的影响,可能比辛亥革命的打击更具有深 层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从内部开始瓦解的帝国,而辛亥革命则是军事上的结果。
- 清末立宪运动兴起
- 秦晖:辛亥革命“演员”越来越清晰,“剧....
- 辛亥没有失败,宪政还在路上 - 杨恒均的...
- 秦晖: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的若干解析
- 百年前的宪政努力
- 朱永嘉: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
- 大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过激的言论
- 傅国涌:1947年:傅斯年和中国言论界
- 闲言:中国言论界左中右境况及评价
- 辛亥革命是怎么成功的?
- 晚清新政如何催化辛亥革命
- 失败的立宪,以及新的政治力量
- 辛亥年N个瞬间:历史不是与现实无关的废...
- 胜利与失败纠葛不清的百年辛亥革命
- 辛亥百年倒计时一周年!!!!!
- 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民国思想界的历史高....
-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 民主思想的启...
- 台湾的宪政与宪政转型
以公民个人身份签署国际人权宪章 http://j.mp/udhr-ss 或发空信给 udhr1948+form@gmail.com 收到自动回信的签名表格,填写后寄回给 udhr1948@gmail.com 即可。请广为传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