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5月 24, 2012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產業競爭四堂課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的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Mr.6的精彩文章!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5/24第365期
 
焦點議題
  實用祕技
 

【管理的原點】經營社群,先創造磁場

 

撰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長林文玲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5月號

在經理人的社群裡,我們共同凝聚正面、向上的磁場,架起知識交流的平台,鼓勵積極的創意給彼此鞭策,以集體反省的力量超越憤怒與無力感。
這個磁場,讓我自在安心。

Dear Wennie,
這是一個社群的時代,要如何經營好社群呢?
∼Carly

Dear Carly,
前不久,《數位時代》(我參與營運的另一本雜誌)舉辦了「2012年綠色品牌」的評比與頒獎。這是《數位時代》第三年舉辦這項活動,我參與幾家得到首獎企業的訪談,發現許多讓人驚喜的故事。

其中之一,是國泰世華銀行推出「綠色信貸」,讓陽光普照的中南部家庭,在屋頂架起太陽能板,供應家中用電外,還可以回賣給台電賺錢。為了推動這項創舉,國泰世華花費半年徹底研究太陽能板發電效率與產品壽命,尋找技術夥伴,開發出這項15年長期信貸商品。在台南蓋好示範區,開始在中南部社區巡迴開說明會,過去經手案件動輒上億的企業金融部門,走出冷氣房,為一件三、五十萬的貸款,推銷給許多子女不在身邊的老齡住戶。

「有這麼好的太陽,真不需要蓋這麼多電廠,」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在推動過許多環保公益之後發現:「結合組織核心能力的綠色作為,力量最大!」

相同的理念出現在中華航空,他們將空氣品質偵測儀器裝置在飛機機身,將高空空氣品質資料回傳學術單位進行研究。華航是全球第二、亞洲第一參與此計畫的航空公司。

在「綠色品牌」頒獎那天,得獎的CEO來到現場,熱切地交流著心得與未來的計畫,詢問主管機關環保標準等專業問題,大家都積極地想做得更好。

站在這對土地有使命的人群中,我終於理解自己始終最愛這個工作的原因:在經理人的社群裡,我們共同凝聚正面、向上的磁場,架起知識交流的平台,鼓勵積極的創意給彼此鞭策,以集體反省的力量超越憤怒與無力感。

這個磁場,讓我自在安心。

關於社群經營,近來多數的論述都集中在數位工具(例如Facebook)的運用。例如,如何貼文讓按讚與留言人數最多,怎樣的應用程式讓粉絲人數快速增加,種種KPI讓社群經營者努力研究各種社群經營術。事實上,工具的運用並不是社群經營首要決定的事情;社群的第一件事,是你希望和怎樣的一群夥伴為伍,據此你應該創造什麼樣的磁場。

我們可以在社群媒體上,無論是個人塗鴉牆或企業粉絲專頁,看到無一例外的社群磁吸效應:精明的磁場會吸引算計的人,溫暖的磁場會吸引感動的人。每種磁場都有對應的社群,也都有可能創造相當的規模,只要社群經營者可以熱情自在地投入其中。

創造什麼樣的磁場,便得到如何的能量。
~Wennie

林文玲
《經理人月刊》《數位時代》總編輯長。因為擔任財經記者啟發對組織行為的高度興趣。先後曾任電腦家庭出版集團總經理、遠見雜誌群總經理。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5月號

  主題學習
 

【CEO管理講堂CEO】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產業競爭四堂課

 

撰文/陳芳毓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5月號

做世界級領導者,是我的習慣!

張忠謀與台積電故事的上半場,許多人都很熟悉。

1986年,張忠謀應當時總統府資政李國鼎之邀,離開美國的高薪事業,來台成立台積電,開啟全球首創的晶圓代工business model。二十多年來,幾乎全世界的IC設計公司都成為它的客戶,市占率逼近50%,最熱賣的iPhone和iPad裡,都藏著台積電的產品。

國內外商學院紛紛研究起台積電的企業案例。有人推崇它的「開放式創新平台」,有人說「虛擬晶圓廠」(Virtual Fab)的商業模式是關鍵,還有人認為e-Foundry的服務系統最重要。但張忠謀說,「這些都不是我認為的重點。」技術領先、生產製造能力領先、客戶信任,才是公司屹立不搖的關鍵。

當台積電聲勢正如日中天,2005年,張忠謀交棒執行長大位,僅擔任董事長,寫下完美的句點。

下半場的開始,大家也都不陌生。2009年初金融風暴正烈,台積電亦發生勞資爭議。「這是我做過最困難的決定,」6月,張忠謀宣布回任執行長,他認為,公司應該重拾成為世界級企業的雄心。

原來已淡出舞台的張忠謀,幾乎是以數倍於以往的速度與幅度,大步向前。他一反當時消極保守的產業氣氛,大舉提高資本支出、增加研發預算,甚至親自飛國外拜訪客戶。隔年,台積電營收、獲利都創下新高;今年,台灣所有IT產業都不敵三星的凌厲攻勢,唯獨台積電依然保持領先。

為什麼,台積電能成為台灣唯一、從創立第一天起,就穩坐「世界第一」寶座的企業?
「我的經驗和習慣,是『做世界級領導者』!」81歲的張忠謀輕描淡寫,卻不容置疑:「我還有雄心!」

產業競爭:高績效,是強悍對手逼出來的
Q:台灣的IT產業最近陷入一種迷惘,因為許多舊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過去了,但新的model又還沒找到。我們好奇的是,為什麼台積電可以靠單一的創新商業模式,二十多年來都保持領先?。
A:台積電的商業模式,雖然不算是「旭日初昇」,但絕對是「如日中天」,從愈來愈強大的競爭者相繼投入,便可窺知一二。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提供的是fundamental technology(基礎科技),無論IT產業怎麼變,都變不出這個基礎之外。以前,電腦需要半導體;現在,雲端技術、手機、平板電腦,更需要半導體;台積電,就站在半導體的中心!

Q:其實做晶圓代工的業者並不少,但為什麼台積電能愈做愈大?
A:對!更明確地說,是競爭者愈來愈多,而且新競爭者比舊競爭者強。

Q:新的競爭者是指Intel?
A:Intel只是選擇性的進入代工市場,但對我們來說卻是很大的「陰影」。因為很多倚賴我們的客戶們,其最大的競爭者就是Intel。
但是三星不一樣,它是全力以赴要進入這個領域。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技術的領先。
假如我們技術跟不上了,客戶只好去找Intel代工,但找自己的競爭者代工,無異是「與虎謀皮」啊!同樣的,若客戶去找三星代工,就算不是與虎謀皮,亦是「sleeping with the enemy」,可說是「與狼共枕」。

Q:台灣業者在幾個主要的競爭領域都輸給了三星,所以我們特別關注台積電跟三星的態勢。
A:打不過三星的產業,通常是一開始就處於劣勢。
但是,我信心相當地高!我對三星比對蘋果(Apple)更熟悉,我知道它們的弱點與強項;而且,台積電選擇的,是我們最擅長的半導體技術與生產。在這個戰場上,我不認為我們會處於劣勢。

Q:台積電的經營模式一直都很專注,但是每個階段又都有些改變。您怎麼決定,每個時間點要做什麼樣的改變,才會有好的結果?
A:我給你一個簡單的答案:每一個人的績效,都是競爭者決定的。我打橋牌的資歷比進入半導體更久,如果你打橋牌,就知道橋牌能打得多好,完全由競爭者決定。畢竟,打橋牌的目的就是贏,如果對手能力平平,不用花太多心思就可以打敗,你的水準也只是平平;假如跟技術很好的人打,你的水準也會提高。

Q:這樣我們就要追問,關於三星這個對手,您怎麼看?台積電這幾年的動作,是不是也跟它們有關?
A:(笑)跟三星這個對手,是Battle is still on-going(仗還沒打完)!我跟同仁講,你們不要以為,公司以前的表現很好,你們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現在,我們的對手變了,是很強的競爭者!不只是三星,還有薄紗後的競爭者英特爾,它們都很強!但我相信我們的同仁,一定會盡力提高水準。
但是,提升個人能力還不夠,還要提升team work的能力,華人喜歡做個人英雄,反倒韓國人和美國人都是很好的team worker。一個公司表現好,是因為團隊的表現好,不是光靠幾個天才。連賈伯斯(Steve Jobs),我都認為他在創意(creativity)上的成功,個人只有一半功勞,因為沒有另外一半的團隊合作,他的創意不會成功,蘋果也不會成功。

張忠謀
台積電董事長。1931年生,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機工程博士。曾任美國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全球半導體集團總經理及總公司資深副總裁。1985年來台,1986年創辦台積電。

張忠謀的管理講義
DOs
1.要有雄心,才會積極投資,不會消極守成。
2.要參與世界級競爭,習慣做世界級領導者。
DON'Ts
1.「創新」不只是「做出了不起的發明」,而是「勇於改變」。
2.員工不能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要重視團隊合作 。

更多精采內文請詳見本期《經理人月刊》5月號


《經理人月刊》一年12期,送精選好書《從A到A+》、《改變人生的持續術》只要2,000元

 

 
  訊息公告


急診住院滿6小時 就可獲理賠
許多醫院急診室在流感疫情或腸病毒疫情嚴重時,就醫人數就會飆高。現在很多壽險公司的終身醫療險日額型保單,都提供「急診保險金」,即針對保戶急診時間達一定時數,即可申請理賠。

訂or旅讀中國電子報 送電子雜誌半年份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即日起訂報,可抽《or旅讀中國》電子雜誌半年份!

本文章由《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授權刊登, paper.udn.com聯合電子報 代理發行
更多內容請見本期《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
電子報發送內容如有任何疑問或欲轉載請聯絡 service@managertoday.com.tw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