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四, 5月 24, 2012

[G4G] 馬皇非昏君,百姓皆刁民?

馬皇非昏君,百姓皆刁民?
2012/05/23 05:24:57瀏覽1227|回應9|推薦7

前言:馬英九演完低頭「虧欠」的戲碼了,馬上看到更多的人拿著「改革」的假面具,痛責都是人民愚眛之「馬皇非昏君,百姓皆刁民」護馬大反撲,接下來,領袖至上的「納粹」將會把一切質問都打成「民粹」,該戴好鋼盔的,不會是馬英九,必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

===【透視鏡】===

 

西元一六四四年三月,大明王朝的思宗皇帝(崇禎)在上吊前留下遺言:「吾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直到覆滅,崇禎還是自我感覺超級良好,不知道自己的錯誤,自欺一切都是別人害他的。

 

所以崇禎聽不進任何異見,對於任何得到民心之人,如袁崇煥等更是猜疑,非除之而後快,讓滿朝都是唯唯諾諾,不會表達質問的奴才,這些奴才更助長了崇禎自認非昏君,天下百姓皆刁民的傲慢。

 

三百八十多年後,二○一二年五月,中華民國的馬英九總統,在噓聲中作完第一任,在嘆氣中恍神地接下連任的印信,淒風苦雨中,馬英九還是搞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在短短一百天內淪落到如此不堪,馬英九還依然堅持他自己是「改革」的,只是「溝通」不夠。

 

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馬英九又和八八水災一樣,「哼!好心沒好報」台灣人民真是愚眛不知好歹啊!

 

講白話點,馬英九的意思不是道歉,他也是和崇禎一樣,自我感覺依然良好,無奈人民跟不上他的腳步,所以他願意「恩賜」人民,宣布「願意用同理心」來進行決策。

 

天啊!原來同理心不是基本要求,而是要馬英九等菁英「恩賜」,還得看他們的臉色和心情,才來決定「願意」或「不願意」用同理心

 

五一九到五二○的兩場記者會,馬英九想說的其實很簡單:「我不是亡國之君,奈何人民愚昧,全是刁民、亡國之徒,他們聽不懂我的改革,我教誨的不夠,真是不安!」

 

所以他「願意」低姿態敷衍一下?

 

馬英九卻從來不願意面對他的「改革」根本空洞虛無的真相,只是粗暴與急就章,「信念」不清、「意志」不定,更不負責任去解決所引發的問題,直到人民百姓受不了,馬英九依然深恨人民不跟著他的「口號」前進,這才是未來四年最可怕的夢靨。

 

台灣的政客很奇怪,他們自己很笨,卻總把人民當白癡,老是以為搞幾句口號,喊喊改革就夠了。

 

口號政治痲痺了台灣多少年?在台灣,口號,從來就不缺貨自稱「改革」的人,滿馬路都是。金改、司改、教改、憲改、農改、土改、稅改、軍改‧‧‧二十多年以來,天花亂墜,全是屁話!

 

民主與改革的道路本就不是一條坦途,開放大師卡爾波柏(Karl Popper)在他的巨著《開放的社會及其敵人》早就已經說過:自由民主儘管有千般優點,但它的致命之處在於它的脆弱無比,須以時時刻刻的警戒來維護,不然,一旦失去了警戒,誰也難測在民主的縫隙中,會長出怎樣的壞果子來

 

當代的學者彼得蓋(Peter Gay)、烏爾希利貝克(Ulrich Beck)等人也多次向世人警告:在民主的初始階段,世界上有太多的例子顯示,它並非以普遍的民主價值為基礎;從事民主運動的菁英,更傾向以尋找敵人,散布「憎恨」做為發展的動力

 

要「憎恨」就要有「敵人」這樣子,對權奸之徒而言,宣稱「改革」就可以創造「敵人」,就可以發動「憎恨」。

 

良好的民主社會,選舉的程序往往有助於社會的凝聚,幫助建立國家穩固的根基。

 

不幸的是,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中,「憎恨」的無限放大,卻是愈選舉愈分裂。這是因為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缺乏了普世價值的認知,總是對自己一套,對別人又是另一套;在朝時是一套,在野時又是另一套。讓這個社會長期糾纏在這些顛顛倒倒的錯亂之中,國事亂如麻絮,社會當然也分崩離析如散沙。

 

在這些年以來,台灣冒出一些在過去台灣推翻威權時代沒有聲音、沒有貢獻之人,甚至是威權時代的打手與鷹犬,卻取得了不成比例的發言權。他們更發現:「改革是一門好生意」,以「改革」為名,就可以拉幫結派,發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憎恨」。

 

十七世紀,民主思潮在歐洲啟蒙的初期,當時的法國,有一位思想家就提醒世人,民主進化和社會進步過程中,打倒特權之後,未必就會讓社會與政治更清明,特權行徑因此變少。

 

這位思想家分析,在改革的過程中,那些反對特權的人,可以分為兩種心態:

 

第一種人,他們是真的基於理想和價值的原因,對於特權和不平等深惡痛絕。

 

第二種人,卻是基於羨慕和忌妒與覬覦之心,反特權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不甘心自己享受不到。

 

沒有拿到權力之前,這兩種人反特權的語言往往一模一樣,所以難以分辯。但拿到權力之後,很快的會自動現形。

 

出於忌妒與覬覦之心者,在沒有拿到權力時,他們批評當權者吃鮑魚,拿到權力之後,則非要把全世界的鮑魚吃到絕種才會甘心,才能撫平他們無權無勢時那種失落的心情和委曲,世界上,太多的改革過程中,終會發現,太多的人喊改革,其實他們都是「第二種人」,權力到手後,馬上會現形,而且還會變本加厲。

 

如今在馬英九演完低頭「虧欠」的戲碼了,馬上看到更多的人拿著「改革」的假面具,痛責都是人民愚眛,不支持「改革」之「馬皇非昏君,百姓皆刁民」的護馬大反撲,方興未艾。

 

接下來四年,領袖至上的「納粹」將會把一切質問都打成「民粹」,該戴好鋼盔的,不會是馬英九,必是被認定是「刁民」的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

 

《本文已刊載於20120522Nownews



�X�B:馬皇非昏君,百姓皆刁民? - 《野武士》---自由人的自由報業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karl6406/6480193#ixzz1vo4pGAG8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参考消息(G4G)"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go2group+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o2group?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