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思涵】 過去一年,標榜「天然酵母、手感烘焙」的歐式麵包風起雲湧,隱隱透露台灣麵包文化發展至今,終於放緩步調,不急於吞飽,以及對於「慢食」的實踐與想望:與其瘋迷好麵包,不如好好吃麵包。 | | 麵包初登場 台式麵包•適合80年代的打拚人 2012年,可謂「天然酵母、手感烘焙」麵包店在台灣風起雲湧的一年。 以胖達人為首,平均價位上看百元、主打歐式軟麵包的烘焙坊在台北都會一間一間開,大型連鎖業者興趣勃勃加入戰場,獨立麵包店也紛紛推出類似品項求生存,好像沒掛上這八個字,就不是好麵包。 但使用天然酵母便保證健康?添加五穀雜糧或果乾就是原味?麵包要軟才是手感烘焙?或者,標榜健康一定是好麵包? 歐式麵包熱,問題或許不該執著好麵包的形式與標準,而是我們怎麼吃麵包? 關鍵1960年,台灣麵包業興起 回顧台灣麵包發展史,人們喜歡吃什麼麵包,可說是跟社會各個階段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早年台灣是稻米之鄉,雖然從荷據一直到日據時期,因外來文化需要,皆有種植小麥,但麵點始終只是富裕人家的權利,部分民生必需品。 據查,當時每人每年平均小麥消費量只有7.9公斤,平均每個月才吃掉三碗半的陽春麵。麵食習慣都沒有,遑論烘焙文化。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一批來自上海租界區的主廚,開始開食品雜貨店兼賣西點,著名商號如台北市的明星西點、美而廉、福利麵包,但主要顧客為美軍,也非一般大眾。 台灣烘焙麵包業的興起,關鍵在1960年代,當時為了配合美國強勢輸出農業的政策,再加上稻米出口的經濟價值遠高於小麥進口,政府大力推廣麵食,成立台灣區麵麥食品推廣執行委員會(今為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從中式麵點到西式烘焙,極力扭轉台灣人的飲食習慣。 「提倡麵食是最好,食了面色紅膏膏,食了皮膚白波波」「麵食有影營養多,常食體格高又大,米飯哪有麵食好,饅頭水餃雞蛋糕」,當時的流行標語如今看來荒謬好笑,卻不難想見當時麵包在台灣可是以高營養功利價值的角色登場。 1967年,穀研所成立烘焙訓練班,並翻譯引介國外烘焙書,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台灣麵包店的師傅;到了1970、1980年代,西點麵包店不再兼賣雜貨,而是專業經營,整齊明亮的貨架,擺滿琳瑯滿目的菠蘿、蔥花、紅豆、奶酥等現今大家熟識的台式麵包。 台式麵包受到日本和?子包餡的影響,大多包裹濃濃的餡料,或鹹或甜,可以快速添飽肚子就好,不如正餐耗時間,比較像是點心,特別適合當時拚命力爭上游的台灣人,中華穀研所副所長施坤河觀察,台式麵包普及化跟麵包被拿來當早餐也很有關係。 2000年後,德式健康雜糧衝擊主流台式麵包 好景不常。1980年代中末,台灣股市狂飆,再加上政府力推高教,更少人願意當辛苦的烘焙師傅,人才斷層,讓烘焙業歷經一段蕭條歲月。 1990年代,烘焙業走向自動化大規模生產,帶動冷凍麵糰工廠的興起。 後來的麵包店,大抵仍以台式麵包為主流,但國際連鎖麵包店如日本山崎(Yamazaki)與東客(DONQ)相繼隨百貨進駐,聖瑪莉與可頌坊陸續開設,麵包口味不但趨於多元,民間流行起喝咖啡與下午茶,搭配麵包也更形精緻。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More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