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星期二, 11月 10, 2015

緬甸執政黨認輸 翁山蘇姬終於贏了


【風車童書報】專為學齡前小朋友設計,讓父母和小朋友一起玩立體勞作、益智七巧板、拼圖等有趣的遊戲! 透過【談美電子報】,以輕鬆的短篇,分享美的訊息,讓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生命,連綴起美麗的每一天。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1/10 第355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緬甸執政黨認輸 翁山蘇姬終於贏了
緬甸執政黨 只能靠憲法續命
新聞眼/全民聯無執政經驗 「間接領導」待考驗
新政府上台 修補中緬夥伴關係
國合會評估「台緬未來審慎樂觀」
韓調查:日人嫌韓厭中 中國反日親韓
加泰隆尼亞 啟動脫西班牙獨立程序
工人洩密! 中國南沙填海曝光
美核能航母駐防 打亂東京疏散計畫
爭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科索沃受挫
國際要聞 若升溫4℃ 上海、紐約成水鄉
放任升溫 15年恐增1億窮人
德州風力請客 每天晚上用電免費
華人家長送千美元大禮 教師不敢收
與耶穌入畫 總統參選人卡森再惹議

焦點新聞
緬甸執政黨認輸 翁山蘇姬終於贏了
特派記者林以君/緬甸仰光報導/聯合報
緬甸翁山蘇姬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總部前是一隻隻被雨淋濕的「孔雀」黨徽,他們抖去身上的雨水,又再被淋濕,如今這隻準備振翅起飛的孔雀,在長期與軍政獨裁政府鬥爭後,終於等到大選勝利。

NLD以「星星」、「孔雀」為黨徽,支持者九日中午起就集合在黨部前,民眾抬頭看大螢幕中選委會人員不斷唱名公布「全國民主聯盟」在國會當選,底下民眾回報陣陣掌聲,有人忍不住扭動身體,就在街上跳起舞。

偶有目前執政的「鞏固發展黨(USDP)」當選一席,群眾立即倒豎拇指、噓聲陣陣。

沒多久,大家手機上就傳來訊息,「鞏發黨」宣布認輸,黨主席塔歐告訴媒體:「我們輸了,我們完全接受選舉結果,毫無保留。」

雨,突然飆下,沒地方躲的NLD支持者任由風雨打在身上,享受著這久久期待的勝利。

一位NLD總部發言人表示,NLD在中部人口稠密區拿下超過九成席次,孟邦、克倫邦也超過百分之六十五。當時雖還沒有完全確定所有席次,但他表示,NLD應可獲得超過七成的議席,足以組成政府。

翁山蘇姬沒有在初步選舉結果公告時現身,但她透過發言系統呼籲現場群眾,還不到最後高興的時候,也不要刺激可能的敗選者。到九日晚上為止,已有約八成選區確定結果,但正式結果尚未公布。

這次翁山蘇姬及NLD必須「大勝」的原因在於,緬甸二○一一年起逐漸轉型,軍方部分退出統治圈,卻仍在憲法保障下擁有國會四分之一議員席次。軍方或執政的「鞏發黨」只要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民選議席,加上百分之廿五的軍方保障席次,就可以在國會推翻任何法案。

   
緬甸執政黨 只能靠憲法續命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聯合報
緬甸廿五年來第一次全國性自由選舉的官方結果尚未完全出爐,執政黨「鞏固發展黨」(USDP)的重量級候選人九日已一個接一個承認敗選,兵敗如山倒。代理黨主席塔歐在承認敗選後表示,他將接受大選結果,他說:「我們輸了。」

執政黨在仰光幾乎全軍覆沒,迄今只當選一席。但總統登盛尚未承認執政黨敗選,部分緬甸媒體呼籲他別再拖延,盡早承認敗選。由於緬甸軍方過去曾有不承認選舉結果的前例,儘管這次登盛和塔歐選前一再保證會尊重選舉結果,選民還是不放心。

塔歐是登盛的重要親信,前不久與登盛爭權而被拔除黨主席的國會議長瑞曼也落選。他在臉書上承認敗選。瑞曼是軍事強人丹瑞領導的前軍事執政團內第三號人物,仍被視為角逐總統要角。

塔歐說,他對於自己在被視為執政黨大本營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選區落敗「很意外」,「我們必須找出敗選原因,但我們會毫不保留接受選舉結果。」

「鞏固發展黨」是由前軍事執政團創建的政黨,由一群退休將領領導。軍事執政黨團二○一一年結束近五十年的執政,把政權交給由退休將領登盛領導的半文人政府。

由翁山蘇姬領導的反對黨若能拿下國會百分之六十七席次,就能籌組政府,並在明年的國會總統選舉拿下總統大位,目前應可達到這個目標。雖然軍方制定的憲法限制翁山參選總統,她已表明,將成為凌駕總統之上的領袖。但路透指出,雖然執政黨大敗,但緬甸仍會有一段不穩定的時期,因為不清楚翁山蘇姬將如何與仍大權在握的軍方分享權利。

憲法保障國會四分之一席次保留給不需要選舉的軍方代表,足以否決任何修憲法案,而且三軍統帥享有內政、國防和邊界安全等三個重要部長的提名權。憲法也給予軍方在特殊情況下接管政府的權力,且軍方仍透過控股公司掌控經濟。

   
新聞眼/全民聯無執政經驗 「間接領導」待考驗
本報記者林以君/聯合報
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全民聯)」已勝券在握,預料將拿下超過七成國會議席,已足夠組成政府。全民聯最大的挑戰是單以一黨之力,如何治國?

一位部長級的緬甸官員最近向台商表示,緬甸政府會承認選舉結果,但從來沒有執政經驗的全民聯想要籌組政府,所有目前政府官員向後退一步,翁山蘇姬及其政黨有本事組成新政府嗎?

全民聯自一九八八年九月成立以來,命運多舛。一九九○年選舉時明明大勝,軍政府卻不承認,之後還關閉全民聯各黨部,二○○一年才重開各黨部辦事處,但二○○四年又被關閉。二○一○年五月,全民聯甚至被軍政府強行解散,二○一一年才獲准重新登記註冊並參加議會補選。

全民聯長期與軍政府、轉型後的半文人政府鬥爭,他們鬥爭經驗豐富,但要談如何治理這個才脫離軍事統治五年左右的國家,令許多外商充滿疑問。

九日的緬甸,許多商人間互探訊息,有人還因為擔心選後鬧事,暫時離開緬甸,大家問的都一樣,全民聯真的大勝?

緬甸總統是由國會選出,翁山蘇姬受制於憲法,配偶及子女是外國人,無法參選。全民聯如果依之前預測推出另一人選並順利當選總統,這個總統仍將受翁山蘇姬指揮,商人最擔心的就是這種間接領導。

「智慧」兩字是這次緬甸大選中最常被提及的關鍵字。大家所關心的是緬甸「跳躍式」成長是否能避開政治這一環,用政治智慧循序漸進完成民主轉型。

翁山蘇姬若有足夠的政治智慧、氣度、技巧,應利用目前有軍方背景的政府,在過度時間繼續維持政府運作,當全民聯獲得足夠執政資源、人才之後再淡出。

若操作粗糙,目前的半文人政府雖是承認敗選,但在政權移交時出狀況,也不是不可能。

   
新政府上台 修補中緬夥伴關係
編譯王麗娟/報導/聯合報
緬甸民主領袖翁山蘇姬領導的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若是勝選上台,預料會快速加強與大陸關係。大陸對此應該也是求之不得,大陸與現今緬甸政府關係緊張,對緬甸的影響力也減弱中。

彭博資訊報導,大陸雖長期支持壓制全民聯的緬甸當局,但全民聯對大陸並無敵意,該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成員溫添(Win Htein)表示,今年六月翁山蘇姬赴大陸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晤面,即是全民聯未來對大陸的取向。

針對翁山蘇姬訪京,他說:「一大目的是睦鄰,因為鄰居無法選擇。若彼此為鄰,就必須友好,否則相互不利。」

緬甸大選後,執政的政黨將面臨與西方強化關係,但同時避免疏遠大陸的雙重挑戰。亞洲最大經濟體大陸是緬甸的最大經濟夥伴,二○一四年貿易總額高達兩百五十九億美元,反觀與美貿易總額僅一億九千四百萬美元。

緬甸與大陸關係在二○一○年選舉後開始遭受考驗。選後,只是脫下軍裝的半文人政府上台,且尋求降低對大陸的依賴。緬甸對西方開放較大門戶,還與美國等國增進關係。

總統登盛上台後對與大陸合資數項計畫喊停,包括斥資卅六億美元的密松大壩,儘管大陸已資助興建連接雲南省與孟加拉灣的天然氣管與油管,將大幅降低從中東運油的船運時間。

二○一一年,緬甸凍結密松大壩興建計畫後,大陸重新衝量對緬政策,認定緬甸犧牲大陸與西方交好。廈門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范宏偉說,北京因此修改政策,改為多方進行,亦即與緬甸不同的反對黨均建立關係,也才有翁山蘇姬的大陸行。他說,北京已準備好與任何新政府發展良好關係。

   
國合會評估「台緬未來審慎樂觀」
中央社/仰光九日電/聯合報
緬甸大選結束,過程平和順利,國合會駐緬甸辦事處評估,緬甸未來與台灣的交流是審慎樂觀。

國合會緬甸辦事處主任黎燮培今天表示,從當地媒體得知緬甸國會大選投票結束,各地都未傳出重大事件,這是近幾次緬甸選舉少見的現象,代表緬甸選民逐漸理性和追求民主和平的精神。

黎燮培指出,中華民國與緬甸合作交流已經超過數十年,是以交朋友的方式來與緬甸各界交流合作,特別是在教育訓練方面,除了農漁牧等方面,近年來又增加醫療合作,讓雙方有更深層的認識和交流。

近幾年雙邊合作更多元,有更多緬甸官員或民眾到台灣學習或觀摩,甚至取得獎學金在台灣進修,這些都是雙方合作增進認識的種子,黎燮培認為在緬甸大選結果出爐後,雙邊會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

   
韓調查:日人嫌韓厭中 中國反日親韓
編譯中心/綜合8日電/世界日報
南韓外交部公布一項民意調查指出,韓、中、日三國儘管致力於恢復合作機制,但日人嫌韓、嫌中,中國人反日、親韓。

據韓媒報導,南韓外交部為制定公共外交戰略,最近委託民間企業對中國、日本等14國的5600名成年男女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有「反日、親韓」情緒,日本人則有「嫌韓、嫌中」情緒。

據調查指出,受訪的日本人中,只有5.8%對中國有好感,14%對南韓有好感;中國人35.3%對日本有好感,65.8%對南韓有好感。而77.7%的日本人對中國沒有好感,41.7%的中國人對日本沒有好感。 對南韓無好感的日本人占59.7%,中國人只有9%。 這反映了一路下滑的韓日關係和越走越近的韓中關係。

調查也指出,相對於中日間的反感,兩國對南韓的戒備心較弱,因南韓可以為東北亞地區的合作扮演重要角色。

   
加泰隆尼亞 啟動脫西班牙獨立程序
編譯王麗娟/報導/聯合報
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地區議會九日通過一項決議,啟動脫離西班牙的程序與展示脫西的決心。根據決議的九項要點,加區議會將在卅天內開始準備草擬新的加區憲法,創設獨立的社會安全與稅務當局,並在十八個月後,即二○一七年從西國出走。

西班牙總理拉荷義誓言將運用所有權力,阻撓加泰隆尼亞脫離西班牙。

加區議會九日以七十二票支持,六十三票反對,通過脫西藍圖的決議案。今年九月加區舉行地方選舉時,主張脫西的政黨贏得多數議席。通過的決議案,即是由支持脫西的政黨提出。

西班牙政府旋即有所反應。總理拉荷義於電視發表全國演說,表示政府將針對加區的決議,向憲法法院提出上訴。憲法法院之前曾封阻加區的獨立努力。

華爾街日報報導,法律專家指出,法院幾可確定會禁止加區獨立決議生效,其後將出現富裕的加區與西班牙政府之間的一場意志戰。加區的決議案點名憲法法院是「無效且沒有權力」的機構,決議同時誓言將開始不理會西班牙的國家機構。

決議聲稱:「啟動朝向創立獨立加泰隆尼亞國的程序」,且「這項民主脫離程序並不受制於西班牙國家機構的決定」。

加泰隆尼亞地方政府表示,如今唯一能阻止當地獨立的方法,就是西班牙中央政府與加區達成協議,讓加泰隆尼亞舉辦有法律效力的獨立公投,類似英國允許蘇格蘭進行的公投。但拉荷義總理斷然拒絕,並表示這種公投違憲。

拉荷義告訴全國國民:「我了解許多加泰隆尼亞人的焦慮,但我要告訴他們大可放心。加泰隆尼亞哪裡也不會去,不會有任何脫離的事。」

拉荷義還說,他已與主要反對黨社會黨領袖桑契茲會面,在對付分離主義分子上達成了一致陣線。

能否阻擋加區啟動獨立程序,將是十二月廿日西國大選前,拉荷義的一大挑戰。

   
工人洩密! 中國南沙填海曝光
中國新聞組/北京9日電/世界日報
中國於南海南沙群島填海造地的情況被揭開神秘面紗。中國在南沙的七個島礁進行填海造地工程已歷時近兩年,過程一直引發美國和東南亞多國強烈反對。近日當地一名工人於微博公開一系列施工照片,讓這項神秘大型工程得以曝光。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以往對於中國在南沙群島填海造地的照片,大多為從太空拍攝的衛星照,以及美國偵察機從遠距離拍攝所得。龐大工程一直盡顯神秘,從前期計畫、組織、協調、施工和後勤等,幾乎都沒有任何公開資料。至近日當地一名工人於微博公開上傳一系列造地施工照,但未透露具體拍攝地點。

這系列照片多從工程車上拍攝所得,顯示大型機器從海中抽取海沙,並用大批挖泥機不斷填海,也有大貨車將沙一次過倒入海中。完成填海的地區則築起堤防,並放置大塊混凝土石躉固定。該工人稱南海填海難度很大,侵蝕嚴重,而整個工程都極度機械化,工程使用的機器都屬於民間公司,連人帶機一起租用,且都是幾年前才建造下水的新設備。

施工地盤旁的標語寫著,「亮劍深藍,築牢海盤,不辱使命,為國爭光」。

   
美核能航母駐防 打亂東京疏散計畫
編譯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已開始修改核動力艦艇發生事故時周邊居民如何疏散的相關計畫。報導說,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部署了核動力航空母艦雷根號,有如一座「浮在東京灣的核電廠」。

雷根號搭載了日本核電廠常用的兩座壓水式核電機組。其具體構造和安全對策含有許多機密,但根據美國政府二○○六年向日本政府出示的文件,雷根號上核電機組的發電量是大型核電廠的五分之一左右,兩座機組相加可能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機組(46萬千瓦)相同。

據稱,雷根號擁有反應爐安全殼等四重屏障,就算發生事故釋放輻射物質,也僅會影響距離軍艦不遠的美軍基地內,基地外沒有必要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不過,福島核災後,日本加強因應核子事故,因此開始討論是否要修改核動力艦艇的事故疏散計畫。

日本政府在二○○四年制定的核動力艦艇指針中,將疏散區域定為事故點方圓三公里內,與核災疏散範圍有段差距。

雷根號每年停靠橫須賀基地兩百天以上。依照目前的疏散計畫,若該艦發生事故,橫須賀市方圓三公里內約有六點二萬名居民應疏散,若疏散範圍擴大到方圓五公里內,約有廿萬人。倘若疏散範圍擴大至方圓卅公里,則將包括千葉縣和東京都的部分地區。

   
爭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科索沃受挫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九日在巴黎總部表決科索伏加入案,因為投贊成票國家比所需三分之二多數少了三票而沒通過,科索伏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後爭取國際承認的努力再度受挫,而塞爾維亞與俄國在這場角力中獲勝。

科索伏總統阿蒂費特□亞希亞加在首都普里斯提納接受美聯社訪問時說,教科文組織「錯過一個機會」,她宣示要繼續推動加入,成為「國際社會與人平起平坐的一員」。

塞爾維亞外交部長達契奇則說:「表決結果顯示出我們永不放棄科索伏的決心。」

科索伏要成為教科文組織成員,必須獲得三分之二多數成員同意,也就是至少要有九十五國贊成。俄國與塞爾維亞強力反對這場表決,塞爾維亞九日稍早還試圖將表決推遲。表決時有一百四十二國投票,九十二國贊成,五十國反對,廿九國棄權,科索伏因為只差三票而受挫。

科索伏若能加入教科文組織,將代表在爭取國際承認上大有進展。科索伏二○○八年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後,雖已獲一百一十一個國家承認,但始終未獲塞爾維亞接受,想成為聯合國會員也遭俄國封殺。俄國在一九九八到一九九九年的科索伏戰爭中支持塞爾維亞,一直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阻止科索伏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

   
國際要聞
若升溫4℃ 上海、紐約成水鄉
編譯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研究機構「氣候中心」公布最新報告指出,氣溫如果上升攝氏四度,受到海平面升高衝擊最重的國家是中國大陸,十個受害沿海大城市會有四個在大陸,包括上海、天津、香港、和浙江台州。大陸目前有一點四五億人住在會被淹沒的大城和沿海地區。

法新社報導,報告指出,就算即將召開的氣候高峰會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兩度內,上海、孟買、紐約等大城市仍將有大片地區會被海水淹沒。

這份報告說,地球升溫兩度,將使現有二點八億人居住的地區泡在海中,若趨勢繼續,未來全球將升溫四度,淹沒地區將涵蓋六億多人的居住範圍。

研究主要作者、美國「氣候中心」副主任史特勞斯表示:「升溫攝氏兩度將對許多沿岸的大城市與區域帶來長期和生存上的風險。」

「氣候中心」報告說,升溫攝氏兩度到四度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可能在兩百年內發生,但更可能在許多世紀後才會出現,或許可能遠至兩千年後。

將地球溫度控制在比工業時代之前高攝氏兩度以下,是聯合國十一月卅日起在巴黎召開一百九十五國高峰會的主要課題。

七十國部會首長與氣候特使八日齊聚巴黎開會三天,以便在峰會前先化解棘手的政治問題。法國外交部長法畢斯表示,控制全球升溫在攝氏兩度以內的目標,「絕對是迫切議題」。

他說,聯合國氣候科學小組已警告,如果不極快行動,地球平均升溫將超過攝氏四度,帶來災難性後果,因為可能會有旱災與大遷徙問題,甚至引發戰爭。

   
放任升溫 15年恐增1億窮人
編譯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世界銀行八日公布報告說,如果各國不能落實對抗氣候變遷的政策,並為窮人提供安全網,全球貧窮人口將在二○三○年前增加一億人。

世銀上個月預測,今年窮人預計減到七億人左右,約占全球人口的百分之九點六,比二○一二年的九億人(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二點八)明顯改善。世銀當時表示,貧窮率逐漸下降,可使世界朝二○三○年前完全消除貧窮更接近。

但八日的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消貧目標無法達成。世銀說,暖化造成的降雨量偏低和極端氣候對赤貧人口的衝擊更甚於其他人。相關衝擊包括旱澇、農作物損毀、糧價暴漲、相關疾病。

農業是氣候變遷造成貧窮增加的主因。根據預測,暖化將使作物產量在二○三○年前減少百分之五。

醫療是暖化造成貧窮的另一個主因。預計感染瘧疾的人數二○三○年前將增至一點五億人。

聯合國六日警告,各國的減排承諾不夠,無法避免嚴重的暖化,必須於十一月卅日到十二月十一日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氣候峰會做出更多承諾。

世銀八日的報告題為「衝擊波:管控氣候變遷對窮國的影響」,為氣候變遷議題投下一顆震撼彈。

   
德州風力請客 每天晚上用電免費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德州的電力市場競爭激烈,有民營電力公司「TXU能源」推出風力發電優惠方案,晚上九點到清晨六點用電免費,客戶省錢,電力公司也能降低因發電量太多產生的成本,可謂雙贏。

小學老師布瑞亞娜.蘭姆總是等到晚上九點,才啟動洗衣機和洗碗機。美容師凱琳.威勒德每天上班前,總把家電插頭拔掉,晚上九點才插回去。達拉斯市法律事務所經理雪莉.柏克斯則在她的民宿空調開關旁貼上黃色便條紙,告訴客人:「晚上九點後我不在乎你做什麼,你可以打開所有家電盡情享樂。」

德州是美國目前為止沒有電力管制的最大電力市場,電力零售公司超過五十家,過去三年來各家公司總共推出數十個優惠方案,TXU能源的「部分時段用電免費」只是其中之一。

德州公司能推出這種方案其來有自:德州的風力是美國各州中最強,風力發電占全州發電量百分之十,而且德州電網大致獨立,跟其他州不相連,而電力難以儲存,所以夜間風力最強時產生的電必須在德州本地使用掉。

夜間風力產生的電由於量大、加上享有減稅優惠,電力零售商取得成本較低,如果客戶集中用電時段從白天改為夜間,零售商一來能賺得比較多,二來也能降低因風力發電供過於求對電網產生的成本,而電力公司也無需花大錢增建發電廠。非營利組織「電力研究所」能源效率主任西迪奎說:「這是電力公司和消費者雙贏的局面。」

在德州,「電價依時段差別定價」的方案愈來愈受歡迎。德州電網營運者「德州電力調度委員會」資料顯示,二○一三年六月德州有十三萬五千三百廿戶加入「依時段定價」方案,去年九月達到廿九萬三百廿八戶。用電戶估計,這種方案能在夏季用電高峰期每個月為他們省下四十到五十美元(約台幣一千三百到一千六百元)。

   
華人家長送千美元大禮 教師不敢收
記者陳盈霖/洛杉磯報導/世界日報
年終又到送禮季節,從感恩到聖誕,從孩子學校派對,到學校老師、補習班教師、園丁、郵差,不少人「傷了腦筋又傷荷包」。部分學區更聽聞家長大手筆「一送上千元」(美元,下同),嚇壞教師。

不少家長,從孩童兩歲起,便加入「年終包禮物」陣營。在聖蓋博谷地區就讀學齡前學校(Preschool)陳小姐表示,去年起女兒班上有家長,萬聖節前帶小禮物送給小朋友,就在上周,女兒又收到兩份小禮物,因此陳小姐今年也從善如流,準備禮物讓女兒帶到學校。

她表示,小禮物袋裡面是鉛筆、貼紙、小餅乾等,再加上可愛的卡通造型提袋,「約要50多元」。

住在庫卡蒙加牧場張太太,這幾年都會在萬聖節前,親手烤餅乾、甜點,給孩子們帶到學校參加派對。南巴沙迪那楊小姐也表示,兒子小學一、二年級會準備萬聖節小禮,「每份禮物約兩、三元」。

送禮如何拿捏令?不少家長頭疼。陳小姐說,以她來說,每年固定「每位老師25元禮卡」,有時是星巴克,有時標的(Target)卡。她說,跟一些老師談過,他們認為「禮卡最實用」。楊小姐也表示,之前孩子就讀南巴沙迪那時,曾送過老師50元禮卡,這兩年搬家到白人區,感覺新的學區送禮情況「好像沒那麼盛行」,有時見到學生拿幾顆氣球,就當禮物送了,去年兒子拿了五張各25元禮卡到學校送老師,結果其中兩張忘了給,「今年可能乾脆不送了」。

「25元到50元不算什麼」,陳小姐說,她的一位住在聖蓋博谷華裔聚集,學業成績優異學區的朋友林太太曾提到,去年聖誕節前,親眼看見就讀小學五年級兒子班上一名華人家長,拿出「1000元禮卡」(約新台幣32,852元)要送給老師,但老師不敢收,又退回給學生。不僅如此,該學區也曾聽聞家長送老師iPad等「大禮」。

聖瑪利諾學區教委張志堅表示,幾個月前,他提出一項有關教師送禮新法規,獲教委會通過。該法規明訂教師不得收超過50元或同等價值(每位學生)的禮物,若有超過,需向教委會申報。他說,這項法規訂定,主要是認為公立學校是個平等的教育環境,「不需要用此鼓勵老師」。

此外他說,從去年到今年,教委會也針對剛從國外移民來美的家長舉行會議,告訴他們如何融入美國學校、社會,這當中也包括送禮規定等。

他說,送禮在美國禮儀中,是年終對老師、同事與身邊的人表達心意的習俗,主要是聊表心意,但「不希望拿來比較」。

   
與耶穌入畫 總統參選人卡森再惹議
編譯張玉琴/綜合8日電/世界日報
在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卡森8日反批媒體對他有偏見的同時,紐約郵報8日報導,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徒的卡森,家裡懸掛的一幅畫像中,竟然是耶穌微笑著按撫他的肩頭。

紐約郵報說,當卡森說他最喜歡共飲小酌的對象是耶穌時,若有人認為這種說法令人懷疑卡森的誠信,這個人一定不曾到過卡森的家裡。報導說,這張照片是2014年11月攝於卡森在馬里蘭州阿波科(Upperco)的寓所,照片中的畫像顯示,微笑的耶穌站在坐著的卡森身旁。

有關畫像的詳情所知不多,不過至少在2009年巴爾的雜誌訪問卡森時,這幅畫就掛在他的家中。卡森當時受訪說:「我們信仰虔誠,所以你可在這裡看到擺了很多聖經或相關物品。」畫像旁還引用聖經字句寫著:「為人謙卑、敬畏耶和華,終得財富、榮耀、生命。」

在上周媒體連番報導卡森獲得西點軍校獎學金,及他少年時曾有暴力行為不是實情後,卡森8日表示,這些負面報導「並未特別惹我惱火,反而有助我的選情」。他說,「多虧這些有偏見的媒體」,上周幫他募集到350萬美元的獻金,「但是我就是沒法對這種不公平待遇坐視不顧」。

   
機場「任意門」帶你體驗旅行目的地氣候,再也不怕穿錯衣服!
旅行前相信許多人都是先上網確認目的地氣候,但透過文字的敘述,實在很難真的「體會」,為此,瑞典的Arlanda機場推出了氣候模擬器設施,能及時模擬各地氣候,讓旅客們親身體驗。

血液循環多促進 身體熱肩頸不疼痛
快入冬的現在,你開始注重身體保暖了嗎?若是能多食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或運動,讓身體熱起來,就能抵抗外來的寒風更讓遠離肩頸疼痛症狀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

最新发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