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修憲」公投以失敗收場,總理倫齊若依承諾下台,他所推動的經濟改革勢必出軌,經濟仍將受生產力成長低落的拖累而陷入長期停滯。義大利經濟的困境,只需以「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一項數字就能說明。以1995年的生產力為100,20年後美國是140,德、法、英國是130,葡萄牙為125,西班牙為115,義大利僅105。
經濟學者指出,生產力低落的原因甚多。第一,義大利企業規模較小,平均每家公司雇用人數僅四人,而德國為12人,且家庭企業占86%,企業深受「家庭文化」影響。
第二,20年來義大利一直抗拒勞動市場變動。工會只重視保護就業機會,而非保障勞工,結果使缺乏生產力的企業靠政府的補貼還能存活,並阻止更有生產力的企業取而代之。
第三,公務部門問題尤其嚴重。例如缺乏生產力的市有廢物處理公司一直受法律保護,不讓民間競爭者進入,藥品供應業也禁止低成本經銷商進入市場。
第四,資訊科技進展特別緩慢。企業規模小,接受政府補貼,又得到保護,自然不會迅速引進新科技。
第五,人力資源失衡。義大利一直是歐盟內部大學教育完成率最低的國家。沒有高學歷的藝術家及設計師雖然都很優異,但不能光靠這些人支撐全國6,000萬的人口。再者,在義大利的大學畢業生中,不到三分之一是攻讀理工科,而攻讀法律與人文領域者占40%。倫齊政府已經開始進行多項最要緊的改革。2015年修改就業法,規定更彈性的雇用合約,就業因而增加。
但改革速度實在太慢。由於義大利參、眾兩院的職權完全相同,因此改革法案經常在兩院間丟來丟去,例如「競爭法案」政府已經提出近兩年,但一直在參、眾兩院間打乒乓。倫齊「修憲」的重點就是將參議院定位為諮詢機構,以加速推動改革。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義大利公投「失敗」,倫齊下台固然是所有反對黨的勝利,但最大的得利者無疑是義大利極左派「五星運動」黨魁葛瑞洛,使他個人距離執政更加接近;但也正因為樹大探口風,使「五星運動」及葛瑞洛可能會遇到新的障礙。
「五星運動」主張義大利脫離歐元區,目前的民調支持度已與執政的「民主黨」差距甚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