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耐克股价下跌1.1%,主要由于市场对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前景感到担忧。这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发布的季报显示,中国订单减少6%,而分析师此前预期增加1.2%。 唯一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没有人预计到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投资咨询公司Neev Capital创始人拉胡尔・夏尔马(Rahul Sharma)坚称,投资者对耐克面临的中国问题反应过度了,并且表示他们早就应该一直关注这个问题。耐克在中国的库存挤压过多,这已经不是新鲜的事情,这个问题迫使该公司一直靠打折清理存货,进而又影响到新产品的销售。 一家接着一家公司相继向我们报告,中国消费者需求正在走软。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奢侈品制造商博柏利(Burberry,又称巴宝莉)9月初发布了令人沮丧的指导性业绩预期时,该公司首席财务官(CFO)斯泰茜・卡特赖特(Stacey Cartwright)曾明确指出,中国是促使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该股当天暴跌21%,创其2002年上市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 投资者仍然认为,国内消费将帮助中国经济走出目前的困境。从表面上看,中国消费者似乎具有恢复消费能力的韧性。中国国家统计局报告说, 8月份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3.2%。此外,中国央行显然期待国庆黄金周能够带来亮丽的零售销售业绩。日前,为了满足国庆长假期间市场的预期需求,中国央行上周向市场净投放了3,650亿元人民币,创中国有史以来单周净投放资金的最高记录。然而,即便中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也开始显示出国内消费放缓的迹象。首先,目前的零售销售数字反映出中国零售市场形势相比去年下半年明显衰退,去年下半年的零售额同比增速介于最低的17.0%(8月份)至最高的 18.1%(11月份)之间。此外,目前的零售额同比增速也低于今年初的水平:今前两个月的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仍处于较为良好的14.7%,而3月份的同比增速为15.2%。 如果扣除通胀因素的影响,并且剔除政府采购及商店库存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那么中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的下滑趋势就会变得更加令人担忧。中国“零售销售总额”(至少按照我们对此术语的理解来判断)的同比增速目前很可能处于低个位数的水平。 纽约研究机构CBB International根据在8月9日至9月3日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最新编制并发布了第三季度中国经济褐皮书报告。这份报告也强调指出了中国零售业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该报告证实了中国第三季度零售销售总额同比增速明显放缓的问题,并且表明各大零售公司目前都没有三个月前那么乐观。这是因为这份效仿美联储褐皮书而且备受关注的调查报告表明,目前正在招工的公司数量正在不断减少,而正在裁员的公司数量则正在不断增加。目前正在减薪的企业数量相比前一次调查增加了一倍以上,而且商店库存也有明显增加。 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实际到手工资及投资收益双双下滑,中国零售业目前正在进一步衰退。“我们很可能正处于中国零售产业失业的最高峰时期,”美奇金(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安妮・史蒂文森-杨(Anne Stevenson-Yang,中文名:杨思安)在她9月29日发自北京的电子邮件预警报告中如是表示。 她的这个观点必定是正确的。外资企业目前正开始纷纷裁员。摩托罗拉在其移动业务被谷歌收购之后便大力实施裁员计划,而中国正是受其裁员计划影响最大的国家:在摩托罗拉全球裁员4,000人当中,中国区裁员人数达1,400人。该公司在上海、南京、杭州、天津及北京进行了裁员。阿迪达斯关闭了旗下位于中国的最后一家全资工厂,而松下、诺基亚及丹麦风电设备制造商威斯达公司(Vestas)都在裁员。 即便中国大型国有企业目前也“心灰意冷”。由于板材需求不断下滑,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在9月份宣布关闭旗下位于上海的一家钢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关闭钢厂的钢铁企业。其他钢铁企业则选择继续忍受低开工率的状况,因为他们从各自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低息贷款和补贴,但不久他们也将不得不关闭旗下的工厂。 钢铁业如此低迷,中国整体经济也便如此低迷。中国其他行业——比如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企业——目前深陷困境之中,而且最终也将不得不削减运营规模。要求企业支付拖欠工资而发生的工人抗议活动时有发生。中国的经济放缓正开始影响到社会环境,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到整体经济。 史蒂文森-杨指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预测企业用人需求的最佳途径。在各大公司目前正纷纷为圣诞销售旺季而进行积极准备之际,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分项指数却一直在不断下滑。因此,难怪美奇金公司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许多大型制造企业目前都在准备裁员。 但是,别指望能在中国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当中看到失业人数增加的迹象。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报告称,今年第二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4.1%,相比2010年中期维持不变。事实上,这个敏感的失业率(远低于今年全国4.6%的目标)自2003年以来哪怕连0.1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几乎没有过。 没有人相信中国失业数据的准确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8年曾发布过一个8.7%的失业率数字,但在那以后这家权威机构一直保持沉默。 中共政府发布的失业统计数据既不包括农民工(总人数多达2.5亿),也不包括45岁以上的女性及50岁以上的男性(因为他们被视为已退休人员)。此外,还不包括毕业后离校未满六个月的应届毕业生,仍然从以前工作单位那里领取工资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这类人员的总人数或许高达4,050万人),以及那些没有进行失业登记的人。事实上,目前中国的失业率是很高的——处于百分之十几的水平。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因此而受到拖累。而投资收益明显减少也没有鼓励中国百姓掏钱消费。 当然,许多分析师把中国经济普遍回升视为解决当前国内消费低迷问题的办法。正如摩根大通驻香港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滨所说:“如果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可以提振企业部门的投资及盈利能力的话,那么中国国内消费就自然会出现增长。” 当然,朱海滨此番言论中存在一些真实性,但我们必须记住,鉴于中共政府的技术官僚们从2008年开始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他们因助推大规模政府投资而促使中国经济不平衡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在随后发生的经济复苏当中,零售支出的绝对值明显增长,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却大幅下滑。今天,中国经济失衡的程度在全世界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 解决国内需求低迷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在于把中国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目前的34%左右提高上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3月份所宣布的那样:“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即便在最理想的环境下,扩大消费这个任务也是很艰巨的,更不必说在经济低迷时期了。不管怎样,任何策略要想成功都需要几年的时间。中国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从其性质上说是抑制消费的。 而中国领导层正开始认识到自己无法改变这个经济增长模式。官方媒体新华社9月份发表了一篇报道,其标题是:“中国计划放缓国内消费增长步伐。”不,中共政府领导层没有计划压缩国内消费对其GDP的贡献度,但是,没错,事实上这正是目前中国所发生的情况。 观察者可以预见到这样的一幕发生,那就是国内消费目前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