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7期】 2017.03.09每週四出刊 | |
|
|
| 氣候變遷三大衝擊!農業面臨生存浩劫 | 作者:陳芳毓 攝影:關立衡 | 「極端天氣事件已經減少糧食產量,」2014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二工作小組(WG2)報告,為「極端天氣是否真影響糧食安全」的長久爭議,一錘定音。 | | 報告指出,氣溫升高,儘管會讓原本不適合務農的溫帶地區,因生長季拉長而增加農作產量,但暴雨、乾旱、颶風等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終究弊多於利。 尤其,全球主要糧食產區,在遭受極端天氣肆虐後,帶動糧食價格暴漲,對低緯度地區與貧窮居民,為害尤甚。 衝擊1〉新鮮蔬果貴,愈窮愈胖 很難想像,當作物變少、食物變貴,階級差距也會快速變大。 2004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現,一美元能買1200卡的洋芋片,卻只能買到250卡的新鮮胡蘿蔔及170卡新鮮水果。2011年另一項調查顯示,全美居民最胖的十個州中,五個恰巧是最窮的州。 為什麼,愈貧窮,卻愈胖? 根據恩格爾定律(Engel's Law),家庭收入愈少,購買食物的支出占比就愈高。而新鮮蔬果昂貴,窮人無法負擔,只好吃便宜的高糖、高脂肪加工食物。 營養不均,對兒童戕害尤其大。2008年,美國有167萬兒童住在貧窮、附近沒賣新鮮蔬果的「食物沙漠」,吃不到足量的水果、蔬菜與穀類。貧窮造成的肥胖,引起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的注意,發起「Let's Move」行動,由政府資助貧窮地區小商店販賣新鮮蔬果,消滅「階級肥胖」。 無獨有偶。2012年,台灣國健署發布類似調查,居民過重率最高的台東縣與雲林縣,正好也是家戶收入最低的兩縣。 更嚴重的是,台灣人不只營養不均,還吃不飽。依據家庭收入及用於糧食消費的比例,農委會估計,2009年,台灣有6.8%的人熱量攝取不足;2011年更上升至7.1%,有163萬人在餓肚子。 衝擊2〉農損擴大,2016年估破350億元 全世界都在承受狂暴大自然對農作的肆虐。尤其,許多天氣觀測現象與強度前所未見,防災技術與氣象預報無用武之地,農損持續擴大。 1997至1998年聖嬰現象,在全美造成100億至250億美元經濟損失;但光是2014年加州史上最大乾旱,就造成110億美元農業損失。某些以農業為主的小鎮,失業率飆高到45%。 農損在美國愈來愈嚴重。2016年,美國共發生15次天災,包括乾旱、洪水、颶風等,每一次損失都超過10億美元。美國農業部祕書湯姆•威薩克(Tom Vilsack)說,「氣候變遷已經危害到農民。」 氣候變遷,不只害到農民,而是全民要分擔的代價。農經學者、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研究發現,1991年到2000年,天災在台灣造成每年約台幣100億元農損;2001年到2010年成長至160億元。每年,農委會發出約40億現金補助,「但去年已經發出71億元。」他憂心,最終農損統計雖未出爐,但推估可能達35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當氣候變遷過大,作物不再適合原本的栽種區,產業甚至可能因此翻轉。 例如葡萄。南歐的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原是傳統主要葡萄酒產區;但氣候暖化,這些地區種出的葡萄失去了酸澀平衡,酒精濃度也愈來愈高,大大影響了品質。但北方歐洲國家,如英國、丹麥、瑞典,甚至最北方的挪威,卻因為高溫將葡萄生長的界線持續北推,開始種植葡萄。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欢迎回帖各抒己见!